18日凌晨3時許,一輛裝載有四氯乙烷的槽罐車,行至320國道浙江桐廬境內時,發生側翻,部分四氯乙烷流入富春江,造成部分水體受到污染,處于下游的浙江富陽市停水。
杭州市環保局18日16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富陽18日15時已經恢復供水。
雖然此次危化品引發的“水危機”暫時度過,但如何保障水源安全不受這些“暴走”的危化品影響,依舊是一道待解的難題。
危機12小時:危險化學品污染富春江
據記者現場了解,那輛肇事的裝載四氯乙烷的槽罐車目的地是浙江衢州巨化,320國道是其慣常經行路線。18日凌晨,槽罐車行至浙江桐廬縣富春江鎮俞趙村秀峰加油站,司機繞出隔離帶將車停在路邊,由于該路段為軟基路段,加之最近雨量較大,因此發生側翻。
加油站的監控視頻顯示,槽罐車司機停車還未來得及下車,整個槽罐車車體便傾斜。
桐廬縣副縣長潘立銘潘立銘表示,該車是否屬于違法營運、司機是否違章操作,公安部門正在進行調查。
據了解,槽罐車所運輸的四氯乙烷泄漏25.8噸,經應急處置被攔截吸附17.8噸,進入事發地點附近溪流8噸左右,該溪流距離富春江2公里左右。
事件發生后,杭州市緊急啟動環保應急預案,除在現場附近溝渠及下游水溝設置圍壩攔截外,還迅速打開富春江大壩閘門,加大泄洪水量,加速水體更新,以免污染物進入水體給市民飲水帶來隱患。為確保飲水安全,下游的富陽市從當天12時開始暫停從自來水廠和沿岸用水單位從富春江取水。
記者在事故現場沿水渠順流而下發現,水渠里每隔幾米就放置一袋活性炭,以吸附泄漏的四氯乙烷。在各段水渠里,都可見黑乎乎的四氯乙烷沉在水底,一縷一縷,像漂浮的紫菜。
據最新監測數據,事發地溝渠匯入富春江入口處,未檢出四氯乙烷物質。杭州市環保局局長胡偉說,目前泄漏污染物處于可控范圍內,不會對杭州市飲用水產生影響。杭州環保部門將嚴密監測,確保水體安全。
18日下午3時,一度停水的富陽市恢復供水。
危化品“暴走”不止一次惹禍
此次危化品側翻事故并非孤例,2014年以來,類似事故頻頻見諸報端——
2月27日,浙江333省道青田溫溪洲頭村路口發生一起危險品運輸槽罐車頂部蓋子脫落,造成濃硫酸外溢事故;
3月1日,晉濟高速公路山西晉城段巖后隧道發生特別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蹤,事故現場損毀車輛42輛;
4月8日,京開高速南向北方向黃村段一輛槽罐車側翻起火,造成槽罐車內兩人死亡,京開高速嚴重擁堵,并燒毀路邊60多棵樹……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通報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2億噸危險化學品來往運輸,事故風險大,排查治理任務非常艱巨。
盤點一些事故發生的原因,記者發現,國內不少危險化學品運輸駕駛人員、押運人員未取得危險品從業資格或未參加培訓,部分運輸公司會定期有安全培訓,但更多的只是做樣子,駕駛員上課心不在焉,應付了事。從業資格考試監考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地方用錢就能打通。同時,在具體押送過程中,部分司乘人員也存在責任心淡漠的情況。這些都為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危化品,水安全達摩克利斯之劍?
在調查中,俞趙村不少村民對江邊運輸危化品表示擔憂。“這些東西最好不要在江邊運輸,一旦發生事故,就可能導致下游水質受污染。”村民趙師傅說。
近年來發生的不少危化品運輸事故,事發線路大多經過人口相對較為密集的鄉村及水源地,而我國部分城市大量企業布局在河流上游,是導致危化品長期威脅水安全的最重要根源。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取水快、排水快的優勢可以使企業節約大量成本,獲得迅速發展,沿江分布幾乎成了不少工業企業布局的共同特點。
胡偉說:“以浙江為例,錢塘江上游集中了一些化工、紡織、印染廠,危化品在河流沿岸運輸不可避免,這是產業布局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加強管控。”
早在2011年,浙江省就公布了多條危化品車輛的禁行路線,而且還在不斷調整中。
有關專家表示,除了加強對危化品相關企業及其相關從業人員的監管之外,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從進一步優化危化品的運輸線路和相關行業的產業布局等角度切入,加快頂層設計。(記者王政、張樂、商意盈)
?
?
相關鏈接
杭州通報四氯乙烷泄漏:不影響下游水廠取水安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