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0日消息(記者鐘元韜 通訊員吳春望 張振漢)“拾外幣分錢”?“天上掉餡餅”?海口警方提示您切莫貪小便宜,以免上當受騙。
警方揭露詐騙分子慣用手段
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類案件犯罪分子一般由三人以上組成詐騙搭檔,他們事先經過周密策劃,選擇在銀行、郵局或醫院等群眾易攜帶大量現金的場所物色對象。騙子選擇的作案對象一般為中老年人為主,并且女性居多,先在銀行內窺探單身存、取大量現金的人,然后尾隨跟蹤到路邊或汽車站附近或僻靜路段,預設圈套。
總的來說,整個詐騙過程分為六步:即“掉、撿、分、纏、調、溜”。具體描述:犯罪嫌疑人A在事先物色好的作案對象前“掉錢”,犯罪嫌疑人B“撿錢”,犯罪嫌疑人B給事主看厚厚一疊鈔票,這些錢中,除了前后兩張為真幣外,其余的多是裁剪整齊的紙、銀行練數鈔的假幣或冥幣。騙子會說是剛才撿的,并以“見面分一半”為誘餌騙事主到某偏僻處與其“分錢”。在分錢時,犯罪嫌疑人A找來問誰撿到了錢,然后執意認為事主撿到錢,進行“無理糾纏”。事主被逼拿出或被搜出自己的存款與其理論,一時也難以說清。這時犯罪嫌疑人C充當“中間人或證人”出現并從中調解,C便借混亂之機將事主的錢掉包后與同伙溜之大吉。在爭執的過程中,騙術一旦被事主識破,事主不上當,這伙人干脆就直接翻包檢查,從而趁機盜取錢財,更有甚者直接就搶包。
還有的犯罪分子用幾張百元真鈔夾白紙,捆成一捆,故意擺放在顯眼的地方讓您發現,然后以“見者有份”的理由,提出分錢,撿到的“紙錢”歸您,而您的現金、首飾則歸犯罪分子。除了分錢外,犯罪分子還會以抵押、中獎、許諾給高額利息回報等手段騙取當事人錢財。
以案說法:貪小便宜與陌生人分外幣被騙20萬
2013年5月21日,海口刑警支隊經縝密偵查,打掉一個利用“拾外幣分錢”方式,跨省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
2013年4月15日,海口警方接到受害人金某某(女、山東人,72歲)報案稱:當天上午她在海口文明東路中國銀行文明支行附近,發現一男子遺失一疊外幣。隨后,兩個有南方口音的中年男子邀她一起分該外幣。她信以為真,被騙走銀行卡和密碼。發現上當后,她到銀行查詢,銀行卡內的20萬元人民幣已被人分別在海口中行東湖支行、南寶金茂金行和明珠廣場一樓金店,通過ATM機取現和刷卡買黃金等方式取走。
這是一起以外幣為誘餌,利用受害人貪小便宜和從眾心理,騙取銀行卡和密碼,再快速刷走卡內金額的新型詐騙案件。與一般的“掉錢分錢”詐騙案件相比,該案嫌疑人作案手法翻新,欺騙性更強,侵害對象更加弱勢、騙取財物價值更高,并且具有團伙作案、流竄作案特點。海口警方抽調精干警力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這是一個以梁某任、梁某海等人組成的廣東籍跨省詐騙犯罪團伙所為。該團伙共有成員4人,分工明確,一人專門在銀行物色作案目標,一個人負責“拋出”外幣,其余兩人負責邀約受害人一同分錢,騙取銀行卡和密碼。獲取受害人信用卡和密碼后,他們迅速將卡和密碼交給同伙,將卡內的金額刷走。5月21日,專案組將四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警方提醒,拾錢大家分雖然在眾多詐騙中并不是一種高明的手段,但仍不乏有人掉入騙子們設好的陷阱。俗話說得好“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不會長鈔票。”切莫生貪念,遇到可疑情況請立即撥打110電話報警。
?
相關鏈接:
迷信詐騙需警惕 海口警方以案說法揭露騙子手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