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2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光明)一流的生態環境,是海口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海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環保標準作為產業和項目落地的前置條件,禁止高能耗、低產出、重污染的生產工藝項目入駐;從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加強環境綜合整治,確保一流環境質量。
????????從解決群眾關心問題入手
????????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環保局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從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什么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么問題,推進我市環保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根據群眾舉報,市環保局聯合秀英工商局對秀英區永興鎮永群村的海口展旺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生物柴油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該公司存在建設項目未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等違法行為。我局將予以立案處罰并依法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立即停止生產經營。”5月15日,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環保海口”上公布了又一起群眾反映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結果。
????????而在3天前,“環保海口”也針對群眾反映的海南裕泰科技飼料有限公司異味氣體排放問題,并公布了該局組織群眾代表與裕泰共同協商解決異味氣體排放問題的情況,進一步明確臭味的源頭和企業的整改進展,同時表示該局將加強監管,督促企業按時整改到位。
????????從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把環保執法、監督放在陽光下,讓群眾有充分的知情權,該局利用環保網站、微博、微信以及“問政海口”、“12345”政府熱線、“12369”環保舉報熱線等,多層次、多渠道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局官方微博“環保海口”已有粉絲24000多人。4月10日,新浪海南城市頻道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海南省政務微博排名情況,“環保海口”位居第二。
????????鐵腕執法熱情服務
????????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環保局按照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的要求,把環保標準作為產業和項目落地的前置條件,堅持鐵腕鐵規執法,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為保護海口優美環境設置了一道“綠色門檻”。
????????記者了解到,這些被否決的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多為服務業,如在湖邊開辦餐飲店卻無法提供污水能接入市政管網的證明,在老城區申請開汽修店卻因廢水和烤漆影響周邊居民;工業項目中如二氧化硫超全市總量控制而遭拒;養殖項目也因排放影響城市及周邊大海水環境而被否決。
????????在水環境面源污染整治工作中,截至4月30日,共拆除了10個污染源,占應拆除比例的23.2%;共整治了102個污染源,占應整治比例的59.3%。
????????抓好為民辦實事生態環境整治工程。繼續開展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實施3家養豬場轉型升級搬遷,其中羅牛山種豬場、羅牛山6萬頭豬場已完成關停,機械化豬場預計5月底關停。
????????今年以來,該局先后查處并曝光了30家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在鐵腕鐵規執法同時熱情服務。該局主動上門為市水務集團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全力推進白沙門污水處理廠(一期)除磷脫氮升級改造工程建設。
????????守生態安全底線實現綠色崛起
????????繼2013年第一季度、上半年、第三季度和全年排名第一后,海口市今年第一季度、4月份在環保部公布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中繼續名列第一。3月31日,省政府對在2013年度生態省建設考核中獲得“優秀”等級的海口等市縣予以通報表彰。這是2010年海南省政府實施生態省建設考核以來,海口市連續四年獲“優秀”。
????????一流的空氣質量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由央視和國家統計局等發起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3—2014》報告顯示,海口位居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強之首。
????????市環境保護局陳超局長介紹,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做好空氣質量監測和信息發布工作,在城市新建成區、農村地區等建設3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新站點,進一步完善環境質量監測體系;并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與合作,提高環境空氣質量預報的準確度。進一步研究如何發布對市民的健康指引,努力使空氣質量信息讓公眾看得明白。
????????據介紹,今年海口市將啟動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做好城市總規、土地利用總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環境總體規劃等“四規”銜接。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濕地等生態紅線,嚴守生態安全底線。加大生態環境建設計劃,新增造林面積1萬畝。完成沙坡—白水塘濕地公園一期建設,用3-5年時間建設9466畝的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濕地公園,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現綠色崛起。
?
相關鏈接:
海口抓好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否決不符環保項目26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