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農村交通事故連續兩年超1000起,去年7起較大死亡事故,6起發生在農村;是村民安全意識淡薄,還是交通管理缺陷——農村“交通病”,拖不起!
路面硬化了,村村通暢了,老百姓腰包鼓了,農戶買車也已是尋常事。這是令人歡喜的事。然而,背后隱憂重重。數據顯示,我省農村交通事故節節攀升,死亡人數不斷增加,農村交通事故幾乎平均1天死1個人。而且,較大事故數量,農村交通事故居然占大多數,令人揪心!農民直呼:“以前出門擔心滿身灰,如今出門擔心沒命回”。
司機說,機動車多了,農民安全意識淡薄,違法行為多;農民說,路面狹窄會車難,還缺乏標志標線及安全防護措施,政府不能只修不管;交警說,警力嚴重不足,交通管理難于延伸……農村道路上仍在不斷上演交通事故的悲劇。變化中的農村,交通事故頻發的背后,癥結在哪里?
新聞點擊
5月25日凌晨3時許,司機無證駕駛一輛車況已屬“報廢”的機動三輪車,載著22名荔枝廠臨時包裝工人,在223國道海口三門坡鎮往大坡鎮方向52.3公里處,與一輛占道行駛的貨車相撞,造成三輪車上3人死亡(一男兩女)、15人不同程度受傷。
血的教訓
駕乘摩托撞貨車 3少年當場死亡
今年1月15日,定安縣黃竹鎮西埇村鄉道,這是一條經過硬化的道路。72歲的吳某祥老人無證駕駛自家的一輛無牌無證摩托車,打算到鎮上喝茶,車速有些快。在村口拐彎處,撞上了對向行駛的一輛三輪摩托車,吳某祥倒地不省人事,顱腦出血搶救無效第二天死亡。
“吳某祥不僅無證駕駛無牌摩托車,而且車速過快,時速估計有60公里。”事故調查民警符策筠告訴記者,出事地點是一個彎道,而且路邊有較高的草叢阻擋彎道視野,吳某祥快速拐彎時發現前面有來車,但已躲閃不及釀成悲劇。據了解,吳某祥駕駛的摩托車非常破舊,有十多年車齡,幾乎無法辨認牌子,制動性也差。
“有路有車,但沒有交通規則。”這是農村交通普遍存在的現象。
2013年12月13日晚,樂東縣城往九所方向,3名少年駕乘一輛無牌摩托車,趁著夜色一路狂飆,撞上了一輛正停靠在路邊檢修的重型廂式貨車,3名少年當場死亡。
今年4月26日,正值周末。定安縣嶺口鎮4名少年駕乘一輛無牌摩托車外出釣魚,經過一個急轉彎路段時摩托車側翻,迎面而來的一輛拉沙車躲避不及,從倒地的4名少年身上碾壓而過,造成4名少年死亡,4個家庭悲痛欲絕。交警部門初步分析認為,少年無證駕駛又超員,急轉彎道路時車速過快,車子失控側滑到對向車道,對向車道上的中型貨車避讓不及,最終釀成慘劇。
車禍頻發,成為農村難以承受之痛。然而,血的教訓,似乎并不能改變當前農村交通事故頻發的現狀。
驚人數據
農村交通事故幾乎平均1天死1人
隨著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近年來,農村道路交通發生了很多變化。201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基本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
省交警總隊總隊長陳鴻飛說,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我省農村地區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群眾的交通法制意識、安全意識跟不上,無證駕駛、無牌上路、超員超載、農用車載人等各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十分顯見,交通安全設施還不完善,交通事故處于高發態勢,農村地區道路交通管理成為當前我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點”和“難點”。
農村交通事故連年增長。
記者從省交警總隊獲悉,從2008年至2013年,我省農村道路(包括途經農村地區的道路)發生交通事故分別是795起、703起、874起、983起、1008起,1164起,特別是近兩年均超過1000起。死亡人數分別是322人、353人、302人、354人、326人、351人。
“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群死群傷事故時有發生。2013年全省共發生的7起較大死亡交通事故,有6起發生在途經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陳鴻飛說。
摩托多了,安全意識卻沒有
村民不了解不在乎摩托超載超速
在定安縣定城鎮高龍村鄉道,高龍村委會黨支部書記何雄群告訴記者,自從高龍村鄉道硬化后,交通事故已致4人死亡,受傷的人更多。
高龍村委會有320戶、1170人,近年來依靠種植瓜菜和跑運輸,村里農戶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全村估計有20輛小車,每戶幾乎都有兩三輛摩托車。”何雄群向記者透露,四五年前,不少村民還在用自行車。如今摩托車多了,違法行為也增多了。
在很多村民看來,自行車與摩托車的區別在于用人力和用汽油,并不了解或不在乎摩托車需要有證駕駛,超載、超速、逆向行駛等均是違法行為。
“農村群眾法律意識、安全意識淡薄一直是農村交通管理的難題,如今,摩托車大量涌進農家,猶如給違法行為插上翅膀,后果是可怕的。”省交警總隊交管處副處長陳明表示。
2013年,全省6起途經農村地區道路的較大死亡交通事故,死者中多數是摩托車駕乘人員,而且多數是摩托車負主要責任。
少年駕車,后果更可怕。少年騎摩托釀慘劇的報道不時可見。
記者相繼走訪定安、海口、臨高、儋州等地,上下學期間,鄉村總是能看到背著書包騎摩托車的學生,有些車上還帶著兩三個同學。據了解,很多村小學撤并后,孩子們上學更遠了,而家長也就默許了孩子駕車的行為。
路修好了,配套設施仍缺失
進村路口無交通標志及防護措施
從臨高縣臨城鎮前往新盈鎮,走省道和新線快接近新盈鎮時有一個十字路口,向右是新紅村,向左是博賢村,兩邊進村路均已經硬化,駕車行駛沒有顛簸感。
但是新紅村委會主任何琳卻向記者大吐苦水。自從村道路面硬化后,這個十字路口每年發生十多起交通事故。“以前出門是擔心滿身灰,如今出門是擔心沒命回。”何琳說。
原因也正是在硬化的村道上。村道硬化后,路好走了,村民騎摩托車速度快了,嗖——闖出路口,省道和新線上如果正好有車經過,事故就發生了。何琳認為,道路缺乏標志標線及安防防護措施,給村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路口應設置減速帶,省道上應該設警示標志或者黃閃燈,提醒過往車輛。
各種交通設施落后甚至缺失,是我省農村道路建設中的一個普遍現象,急彎、陡坡、依嶺、臨溝及交叉路口多,危機重重。
定安縣黃竹鎮西埇村的村民也向記者反映,吳某祥撞車的地點是一個拐彎處,發生過多起事故,拐彎角度大,而且有草木阻擋視野,路面比較窄,易出車禍。
不少村民表示,當前村道僅僅硬化了路面,依然存在著交通設施缺失等問題,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重視,補齊農村交通道路的短板。
路熱鬧了,警力卻跟不上
大部分農村道路無人管無人查
近年來,鄉村摩托車多,違法行為陡增;路好走了,車飆得更快了。不僅如此,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出行大量增加,瓜果菜等農貨物資運輸量猛增,農村道路更加熱鬧了,道路上承載著行人、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農用車、大貨車、小轎車……
“硬化的道路延伸至農村,但警力卻沒有辦法延伸,甚至連主城區外的道路,見警率都極低。”省交警總隊總隊長陳鴻飛表示,交警部門對農村道路勤務管理難以到位。同時,當地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對農村地區的交通安全整治難以持久,大部分農村道路基本處于“無人查、無人管”的狀態。
在33萬人口的定安縣,縣交警大隊所有民警只有26人,警力不足人口的萬分之一,真正負責農村交通管理的民警只有8個人。
在51萬人口的臨高,全縣交警20人,負責管理全縣14個鄉鎮的交通管理。在新盈鎮上兩間租來的平房,是新盈交警中隊駐地,有1名交警和6名協警,管理4個鄉鎮的交通。
“農村群眾交通法規知之甚少,基本上是怎么方便怎么走,有路就可以走。”新盈交警中隊中隊長李健兒告訴記者,由于縣交警大隊人手少,一旦開展各種專項整治,他就被抽調,中隊近乎處于癱瘓狀態。即使在崗,他每天也只能在這4個鄉鎮間的省道、縣道上巡邏一次。
1個交警管12萬村民農村交通到底怎么管
儋州下放交管職能,向科技向民力要警力
“鄉村無交通!”近日,在儋州市木棠派出所里,儋州市公安局副局長、交警支隊支隊長范學偉語氣激動,但似乎一語中的。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村交通更為活躍,為何還“無交通”?范學偉說,在農村,農民作為交通參與者,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差,不懂法更不守法,鄉村幾乎無交通秩序可言。
派出所建交管站 民警來管小車禍
儋州人口超過100萬,其中農業人口約61萬。但是交警僅41人,負責農村交通管理的民警只有5人,也就是說,平均一個交警管12萬農業人口。而且,由于區域面積大,從主城區到邊遠的峨蔓鎮、海頭鎮,駕車需要一個多小時。
“以前,一個簡單的交通事故,由于交警出警路途遙遠,耽誤了時間,當事人起爭執,經常用拳頭解決問題,交通事故變成了治安案件。”范學偉說。
怎么辦?儋州市公安局研究決定,在基層派出所建立交通管理站,負責處理轄區交通管理和簡易交通事故處理。
木棠派出所所長謝建雄表示,派出所一共只有12名警力,人手也非常緊缺。如果接到交通事故警情,值班民警首要任務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把當事人請到派出所協調處理。如果事故較為嚴重,就等待市交警事故大隊出警處理。
據了解,2013年,木棠鎮發生交通事故90起,派出所協調處理78起,調解率達到86%。
選拔“編外交警” 協助管理農村交通
面對農村道路上混亂的交通秩序,派出所的警力也嚴重不足,特別是節假日,車多人多,以前木棠鎮墟經常被堵得水泄不通。儋州市中和、光村、新州等鄉鎮均存在類似問題。
儋州市委、市政府近期出臺了《儋州市交通協管員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在全市范圍內招錄80名交通協管員,補充到基層派出所協助管理交通。同時,建立一支以當地村民為主體的專職有償交通安全管理隊伍,每個村至少配備1名專職或兼職的交通安全員。另外,還充分利用農村基層組織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選拔培養一批鄉鎮村治保主任和熱衷于道路交通管理的老黨員、老干部擔任“編外交警”,協助公安交警部門管理農村道路交通。
鎮墟裝上視頻監控 猶如警察全天站崗
在木棠派出所值班室里,監控視頻上能清楚地看到鎮墟上23個地點的實時視頻監控畫面。“白天是彩色畫面,人臉都能清晰辨認,晚上雖然是黑白畫面,但是車輛的號牌都能看清楚。”謝建雄介紹。
以前發生交通事故,曾有肇事逃逸行為。有了視頻監控,就如有23名警察站崗盯梢,一有風吹草動,派出所就能及時應對,指揮路面上值班的交通協管員迅速到位,還能提供有價值的破案線索。
中和、光村、新州、海頭等鄉鎮也投入資金在派出所陸續建立視頻監控系統。
“解決警力不足的另一個手段就是,向科技要警力。”謝建雄告訴記者,下一步,木棠鎮視頻監控系統將延伸到鄉村道路與主干道的交叉路口,進而延伸到村莊的主要道路。
“村村通”公交車花1元錢就能出村
只往車票箱投進1元錢,就坐上了出村的公交車。今年1月26日,儋州市海頭鎮那歷村村民春節前趕上了喜事——村口乘公交,如生活在城市。
儋州運通公路客運有限公司投資320多萬元,一次性購置了18輛公交車,在海頭鎮開通6條公交車線路,設置候車站點46個,遍及全鎮14個行政村,運行里程78.6公里。每天發車3次,由集鎮與各村對開。
儋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瓊珠表示,儋州試點開通“村村通”班線車,進而向全市所有鄉鎮推廣,將從源頭上消除車輛違法載客、超員等農村突出交通違法行為,進而建立健全完善的鄉村公共交通機制。(本報海口5月27日訊)
點評
儋州模式值得推廣
省交警總隊總隊長陳鴻飛表示,儋州市是我省西部中心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域廣,前幾年農村地區交通事故多發,交通秩序較亂。儋州交警針對這一現狀,創新交通管理模式,在派出所設立交通管理站;建設監控設備向科技要警力;充分發揮鄉鎮、村兩級力量,聘用專職交通安全協管員,能有效解決交警警力難覆蓋農村公路的難題。這些做法,為全省探索加強農村交通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總結推廣。
案例回放
2013年全省共發生的7起較大死亡交通事故,6起發生在途經農村地區道路:
2013年1月7日,樂東縣省道313線54Km+290m處,貨車與摩托車相撞,摩托車上2人死亡和貨車上1人死亡、1人受傷。
2013年2月20日,陵水縣陵保線6公里加300米處,二輪摩托車追尾一輛重型半掛牽引車,摩托車上3人當場死亡。
2013年4月4日,大致坡鎮至抱羅鎮193縣道2KM+900M白石口村路段,大貨車沖向對向車道,先撞小貨車,再撞摩托車,摩托車上超載4人被貨車碾壓后當場死亡。
2013年4月29日,三亞市鳳凰鎮小魚溫泉急轉彎路段,載有3人的二輪摩托車沖向對向車道與貨車碰撞,摩托車上3人死亡。
2013年6月25日,保亭縣境內224國道268Km+600m下坡急轉彎路段,中型廂式貨車側翻,貨車上4人死亡。
2013年12月13日,樂東縣省道313線59Km處,一輛無牌摩托車載有4人追尾一輛重型貨車,摩托車上3人死亡。
?
?
相關鏈接:
尼日利亞南部交通事故致數十人傷亡
新疆五家渠甘莫公路交通事故致10人死亡、32人受傷
東方涉及中小學生交通事故4年死亡33人 肇事者都是學生
福建漳州“5·23”交通事故受傷臺胞已有8人出院
河南西峽先行支付交通事故死亡家屬每戶5萬元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