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烏石村,有這樣一位農村婦女,無怨無悔地照顧胸部以下完全癱瘓的丈夫10個年頭。她就是王淞,一個普通而堅強的黎家農村婦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甘當丈夫的“愛情拐杖”,扛起家庭重擔。
不言累每兩個小時就給丈夫翻身一次
5月28日,沿著烏石村逼仄的村道,記者走進了王淞的家。20平方米的臥室干凈整潔,兩張床4張凳子,一個破舊的衣柜,一臺32寸的TCL彩色電視機,再無其他家具。
丈夫許乾航躺在一張簡易的床上,人十分干瘦。“為了給許乾航治病,家里能賣的東西都賣掉了,這臺電視機是留給他解悶的。”王淞指著2003年結婚時候娘家送的嫁妝——電視機說。
“用手抓住我的手,這樣我就好幫你翻身了。”邊說著,王淞邊幫丈夫翻過身。“每兩個小時就得翻身一下,夏天要翻得更勤一些,不然容易長褥瘡;有時間我還會幫他做做按摩,用艾條給他灸一灸。”
2011年,在當地民政部門的幫助下,王淞把丈夫帶到了海口187醫院,這是患病以來許乾航第一次全面檢查,此時,他自胸部以下已經完全沒有知覺,瘦弱的身體如同搓衣板,雙腿的肌肉完全萎縮,只有正常人的胳膊那么粗。經檢查,他患的是嚴重的脊髓炎后遺癥。
因照顧家人和孩子,34歲的王淞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很多。
因經常幫丈夫按摩,王淞身體落下不少毛病,經常到縣醫院檢查,雖然辛苦,但她總不言累。每當不開心時,她會拿著丈夫給她發的短信,有時也會看看兩個人的結婚照,以此解憂。
不放棄“我有責任和他走到人生盡頭”
王淞與許乾航從小學到初中是同班同學。2003年農歷12月17日,在倆人畢業十周年之際,兩人結婚。
2004年6月,王淞有了身孕,小兩口憧憬著美好的生活,生活的勁頭越來越足了。
2005年元宵節,許乾航突然感覺腳后跟有點麻,膝蓋、腰很痛。后來,丈夫腰疼的更厲害、雙手也動彈不了、話都說不出來,她顧不上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帶著丈夫輾轉來到儋州。醫生告訴她,病情嚴重,要么趕緊送海口,要么回家準備后事。
聽到這話,王淞雖然悲痛欲絕,但想想丈夫才29歲,不能就這么放棄了。
僅三四天的時間,家里的積蓄都花光了。沒辦法,她只好把丈夫從醫院接回了家。王淞一打聽到有什么偏方、秘方,就想方設法弄來,由于病情處于高危期,丈夫胸部以下疼痛難忍,她就給他按摩,有的時候按著按著就睡著了。
3天時間很快過去了,丈夫仍然只是感覺腰部、腿部疼痛,并沒有像醫生說的那樣撒手人寰;30天了,丈夫在她悉心照料下,臉色慢慢有了血色……
丈夫癱瘓后,最開始的那幾年,只要看到同學,王淞就會忍不住大哭一場。也有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勸過她,何不趁年輕,帶著孩子“再走一步”。
“我真的放不下,既然我選擇了他,不管他貧窮或者富有,有病沒病,這一生一世我就有責任跟他走到人生的盡頭。”王淞說。
不絕望省吃儉用當環衛工人撐起這個家
“爸爸,我回來了。”中午12點,9歲的兒子許坤以剛回到家,扔下書包,就跑到丈夫面前匯報上午的學習情況。
“他現在可以幫我做一些諸如掃地、洗碗等簡單的家務活。”說到兒子,王淞臉上滿是欣慰。
小的時候,許坤以會問媽媽,“別人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出去玩,為什么我的爸爸一天到晚總是躺在床上,他很累嗎?媽媽你每天要照顧爸爸、奶奶和我,你真辛苦!”
“現在我們全家一個月可以領到600元的低保金,縣計生委每個月給予獨生子女補貼100元,鎮里還安排我當環衛工,每個月有900多元的收入。”王淞說,雖然現在日子過得還是很清苦,但最起碼每個星期會有一頓葷菜,相比以前好多了。
翻著王淞的賬本,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丈夫的藥費、針灸費,剩下的錢僅夠買菜。有時為了省錢,她直接就著醬油扒拉飯吃。
“我相信日子總會好起來的,最起碼孩子聽話,有這一點就足夠了;至于老許,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照顧好他。”王淞說。(本報營根6月2日電)
?
?
相關鏈接
“癱瘓”乞丐催人淚下 網友跟蹤拍攝:健步上公交?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