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5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李銀)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鼓勵企業在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和市場經營秩序的前提下,打折銷售臨近保質期的食品。記者在海口各大超市做了一番探訪,發現只有個別商家對即將過期食品作出提示,雖然有些超市設置了臨界商品專柜,但基本流于形式。
臨界商品多無提醒標識
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大型超市設有臨界商品專柜,而很多小型超市的臨界過期專區則少之又少。記者在家樂福南亞店看到一個“臨近保質期食品專柜”,上面擺放著快過期的食品,并打著促銷標簽。“我們一直以來都有設這個柜臺。”家樂福相關工作人員陳玉告訴記者,一些賣不出去的快過期食品,就會做報廢處理,工商部門也會定期到超市檢查。
記者走訪文明東路、青年路、海府一橫路等路段的多家小型超市時發現,只有個別商家對即將過期食品作出提示,雖然有些超市設置了“臨界”專區,但基本流于形式。臨近過期的捆綁促銷商品以牛奶等乳制品居多,其次為火腿、豆干、鳳爪等食品。其中乳制品保質期只剩下2-5天,火腿、豆干等促銷商品距離最后保質期大多只有1.5至2個月的時間。
在文明東路匯成批發行,各種促銷活動正火熱上演。其中某品牌牛奶正在進行“買一贈一”的活動。贈送的奶制品保質期還有不足一個月,而另一品牌的酸奶,其贈品和正價銷售的產品都是即將過期的“臨界食品”。由于用塑料帶包裹著,記者在產品標簽上只看到了產地內蒙古,至于保質期、生產日期,不仔細看根本分辨不清,容易誤認保質期為生產日期。同時,記者發現,我市多家超市的食品區里,幾乎都有“新鮮食品”與“臨界食品”混賣的現象。業內人士稱,這種“混搭”促銷方式儼然成為大小超市的“潛規則”。
臨界食品應打折賣
記者在明珠廣場、南亞廣場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絕大部分市民認為超市搞促銷應該透明些,“銷售‘臨界食品’無可厚非,但應該與其他普通促銷商品加以區別。”祝先生認為,超市可以在特價銷售“臨界食品”時設立專柜,或者懸掛醒目的標牌,明確告知“臨界食品”的身份,以及保質的日期,讓市民明明白白消費。
“臨界商品最好通過打折方式銷售,心里清楚值不值得購買。”彭小姐認為,即將到保質期說明還沒過保質期,質量多數應該沒有問題,但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要是有生產日期好的商品,肯定不會選即將到保質期的。
12315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家工商總局在《規范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制度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超市要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集中陳列并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
“雖然‘臨界食品’的概念相對模糊,究竟什么樣的時間范圍才算作‘即將到保質期’目前還沒有統一標準,根據食品的不同種類,保質期的界定也存在差異,但是作為管理規范的商家,對本商場內的商品保質期應當心中有數。”該工作人員說,在購買食品時,千萬別被商家的“特價”、“促銷”活動迷惑,一定要仔細看清楚生產日期后再購買。
?
?
相關鏈接:
澄邁福山一副食商行發現107箱過期飲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