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6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謝大強)4日上午,在秀英區偏遠的東山鎮永華村委會昌尾村,記者見兩座20多米高的新建水塔聳立村中,一座供全村人畜飲水,一座用于農業灌溉種植蔬菜。“這是扶貧工作給我們全村帶來的實惠,也給村民帶來了致富的新希望。”永華村黨支部書記黃基東說道。
從去年9月開始,我市貧困村幫扶工作以開展“城鄉統籌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和聯手扶貧”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機關黨員受教育,基層群眾得實惠,黨建工作上臺階,科學發展見成效”的目標,努力將機關優勢資源轉化為農村發展資源,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幫扶村莊發生了新變化。
增強貧困村戰斗堡壘作用
增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做好結對幫扶工作的首要任務和著力點。我市各幫扶單位能夠充分利用機關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廉政建設等方面的優勢,幫助農村黨組織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組織農村黨員干部開展黨務知識培訓和實用勞動技能培訓,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農村基層組織辦公場所和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是幫扶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農村開展組織建設和文明生活的陣地。全市35個機關單位通過籌措資金,為幫扶村修建會議室、文體活動室、科普活動室和配套相關設備。如市發改委投入50萬元幫助幫扶單位昌儒村建設文化室和村民休閑活動場所;海口警備區投入30余萬元為昌文村新建文化活動室和文化活動廣場及配套文化娛樂設施等。
辦實事促貧困村經濟長遠發展
各單位結合幫扶村的實際情況,以農民急需解決的問題為切入點,在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辦了許多實事好事。到2015年末,力爭貧困村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263元的目標,任務非常艱巨。各結對幫扶單位通過扶持幫扶的貧困村建設各種種養基地、調整產業結構、成立各種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有效推動幫扶村發展經濟。
市委辦公廳多方籌措資金為幫扶點揚豐村發展產業,與正大集團合作建設揚豐村肉雞養殖項目,預計每年人均增收879元。與柏盈蘭花公司合作建設蘭花基地,預計每人年均增收9069元;還建設黑山羊養殖、稻菜輪作種植、檳榔種植等項目,預計每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市政府辦公廳的七水一村幫扶點,通過企業出資,農民入股分紅的合作方式,建設規模的養雞場,讓農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今后將形成推動貧困村發展合力
我市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145個貧困村莊基本脫貧,并逐步建成文明生態村,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
市直機關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結對共建和聯手扶貧工作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幫扶工作進展不平衡、農村黨建發展不平衡、農村產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為農民增收辦實事”,要繼續深入群眾、服務群眾,在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取得實際成效,加快海口統籌城鄉發展步伐。下一步將加強市職能部門的協調聯系,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形成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合力。
?
?
相關鏈接
去年海南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6.4萬貧困人口脫貧
海南派干部5000多人次輪流駐村 157個貧困村助力脫貧
管住富裕官員,貧困縣才能脫貧
海南陵水開展開發式扶貧 計劃2015年底4.3萬人脫貧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