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雖然離市區有一段距離,但很多市民還是自發地涌到殯儀館悼念殷曉非并送去慰問金。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男子救落水女子身亡 遺體保持救人姿勢(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6-07 07:57

    被撈出時,他仍保持著救人的姿勢。

    妻兒的淚也無法挽留住英雄匆匆離去的腳步。

    殷曉非

    婁底市民自發前來吊唁殷曉非,并為他的家庭捐款。

      閱讀提示:一群河南人,感動了一座城。4日,在婁底二大橋為救輕生女子獻出生命的殷曉非直至最后時刻都保持著救人的姿勢,這種壯舉讓人感動。本報6日大篇幅報道了英雄的救人事跡,引發全國關注。雖然他們是群街頭賣藝的雜耍人,常攜妻帶子,四處漂泊,可就是這群看似再普通不過的河南人,在危急時刻竟挺身而出,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昨日,成千上百的婁底市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著對英雄的敬意,婁底人盡傾全城之愛,去溫暖英雄家屬的心!

      幼兒吵著要靈柩中的父親喂他棒棒糖

      河南男子殷曉非在湖南婁底市勇救落水女子,義舉感動了三湘大地。

      昨日中午,記者在驅車從長沙趕往婁底時,出租車司機吳師傅聽說是去采訪英雄事跡的,在原價基礎上減了100元錢就往現場趕。

      昨日下午,婁底市殯儀館,一片肅穆,見義勇為英雄殷曉非的靈堂就設在這里。婁底市政府相關部門專門為其成立了治喪委員會。

      空蕩的大廳中央,殷曉非的遺體蓋滿了鮮花,兩旁擺滿了市民送來的花圈。從廣州、佛山等地趕來的大姐、大哥、二哥端坐在殷曉非的靈柩前,不時為其香爐添香和更換蠟燭。殷曉非遺孀李少麗則呆呆地注視著丈夫的遺像,目光始終不愿離開。

      此時,他們最年幼的兒子、年僅兩歲九個月的寧濤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懵懂未知,吵鬧著要爸爸喂他棒棒糖吃。被媽媽拒絕后,他就在旁邊撒潑,直到大伯給他遞上旺旺雪餅。

      殷曉非剛買的二手貨車停在殯儀館的院子里,看車的狗靜靜地趴在車底。車身上還貼著蟒蛇表演、脖纏鋼筋、喉頂尖矛等照片。

      “我們一出來就是半載一年,四處漂泊。帶著兒子,雖然跟他吃盡了苦,這其中也有笑聲。曉非喜歡唱歌,他經常在裝滿道具等物品的狹窄車廂內哼唱……現在,丈夫走了,留下我和三個年幼的孩子,以后的日子可咋辦啊?!”李少麗邊說,眼淚就大把地吧嗒著往下落。

      捐款簿上的簽名都是“婁底人”

      來自河南的英雄,感動了一座婁底城。婁底人則用自己的愛,表達著對英雄的愛。昨日下午,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婁底熱心市民羅寶成已為此操勞了兩天,他不時為前來慰問的市民引路或為英雄家屬協調各種事情。“你們河南人為我們婁底人性命都可以拋棄,我犧牲幾天時間幫幫忙有啥呢?今天去照相館取英雄的遺像,照相館老板竟然不愿意收錢。”羅寶成說。

      在殯儀館靈堂,事發地點街道辦事處——花山辦事處工作人員周漣忠和彭勇則一刻也沒閑著。“辦事處領導特意交代一定要盡量滿足家屬的各種要求,我們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寬慰家屬的心。”彭勇說。

      雖然離市區有一段距離,但很多市民還是自發地涌到殯儀館悼念殷曉非并送去慰問金。而當熱心人羅寶成追著讓捐款者簽下自己的名字時,不少熱心人在捐款簿上留的都是“婁底人”。經初步統計,截至昨日下午6時許,婁底市民已向殷曉非家屬捐款11萬多元。

      捐款中,一位女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叫劉美珍,有五十多歲,一下子捐了一萬元。采訪中,記者得知劉女士老家是婁底人,目前在廣西憑祥市工作。“我在網上看到河南英雄在婁底為救人獻出生命的事情,感覺特別感動。昨日得知英雄身后還有70多歲的老母親和三個孩子要贍養時,我毫不猶豫地駕車趕了過來……”劉美珍激動地說。

      共青團婁底市委向全市發出倡議

      昨日下午,共青團婁底市委與婁底市青年志愿者協會聯合向全市發出倡議,讓我們以崇高的敬意,為英雄送別一程!讓我們用溫暖的雙手為英雄家屬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對英雄家屬表達一點心意,獻出自己的愛心!倡議發出后不到兩小時,就有上百名婁底青年手持鮮花趕到殯儀館悼念英雄殷曉非。

      “河南英雄殷曉非舍身救人的英雄壯舉感動了我們婁底,感動了我們婁底人,感動了我們婁底青年。如今英雄逝去,我們就有責任讓英雄的事跡發揚光大,讓英雄家屬得到慰藉。為你們有這樣的河南人,我表示敬意!”共青團婁底市委書記周海強接受大河報記者采訪時說。

      剖析

      “相比山東招遠麥當勞的事件,殷曉非的舉動讓我們看見,我們的社會其實并不是那么冷漠!”湘中網友“幾千里路”發帖說。

      湍急河流中,是什么感觸讓殷曉非那種人性的光芒瞬間爆發呢?記者通過采訪殷曉非的家屬、同學、同伴等試圖探尋和剖析。

      12歲時被家人交給了鄰縣的藝人

      殷曉非的大哥殷培青回憶說,父母養育了他們姐弟4人,曉非是老小。由于孩子多,當時家里非常貧困,“在曉非12歲的時候,當得知把孩子租出去可得半年工資時,父親就把他交給了鄰縣的藝人。當時,家里窮得實在沒辦法。”

      滿臉堆笑之下,有顆堅強的心

      在接下來的七八年中,殷曉非就跟隨師父走街串巷,四處飄蕩玩雜技賣藝。直到他20歲在廣東揭陽演出時碰到現在的妻子李少麗。“喜歡他的正直和善良,就憑這一點,俺跑了幾千里路,就是認定了這個男人。”談起丈夫,李少麗淡淡地說,他們的生活其實全在“路”上。開著玩雜技的貨車,一起奔波,一起養家。很多時候,丈夫表演雜技滑稽地逗笑觀眾,其實內心的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

      “找個地方表演雜技,為了能掙錢養家,很多時候曉非不得不強顏歡笑,低三下四地說好話。丈夫受了多少罪,那種歡笑背后的眼淚只有我自己能懂!”李少麗凄涼地說,原本他們想母親現在年齡大了,準備結束現在的漂泊生活,可沒想到丈夫卻永遠離開了她和三個孩子。

      “曉非這人很隨和,很多時候,他看似很會來事兒,其實內心更喜歡獨處。這人外面看似柔弱,內心很堅強。”與殷曉非同行表演雜技來自南陽新野縣施庵鎮的老鄉張鵬告訴記者。

      長女廣東溺亡是他心中的痛

      據了解,李少麗和殷曉非共育有四個孩子,長女早年溺亡,他們隨后又撫育了三個兒子,分別是8歲的瑞濤、5歲的文濤和2歲9個月的寧濤。而目前,三個孩子還均未上戶口。

      采訪時,不少家屬及同行說,殷曉非當時毫不猶豫、發瘋似地跳河救人,可能與其心底長女溺亡的痛楚有關。“那時,我在廣東打工,曉非在那里騎三輪車拉客掙錢。一天中午,3歲多的女兒和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到池塘邊玩耍。后來,那個七八歲的孩子跑到大人那里哇哇哭,后來才知道俺們的女兒已溺水身亡。大女兒溺水身亡的事情,當時給了曉非很大的精神刺激。”李少麗哽咽著回憶說。

      回憶起6月4日下午救人的場景,一同下水救人的忽紅亮說,當時河面有近百米寬,水流湍急,橋上眾人都只是呼救,而沒有人貿然出手。可殷曉非聽說女子跳河后,幾乎沒有考慮就縱身躍入河中。?英雄行為已被確認為見義勇為

      昨日上午,婁底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建平和市政府秘書長鐘楠修受市委書記龔武生和市委副書記、市長易鵬飛的委托,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殷曉非家屬表示親切慰問,并送上2萬元慰問金。“殷曉非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的精神值得全市人民學習。”吳建平動情地說,“曉非的英雄事跡令人動容,我們的心中非常悲痛。現在最重要的是將孩子撫養長大,你們的生活不容易,市委、市政府將盡最大的努力給予幫助和支持。”

      昨日下午,記者從婁底市婁星區人民政府獲悉,區政府已認定殷曉非見義勇為的行為,并給其家屬頒發了證書,送上1萬元慰問金。湖南省河南商會相關負責人也趕到婁底殯儀館慰問英雄家屬,并送上1萬元慰問金。

      據婁底市政府部門消息,殷曉非的遺體告別儀式將于6月8日上午9時30分在婁底市殯儀館舉行。

      無數網友悼念河南英雄劉強東捐5萬元

      在網絡上,本報轉發的英雄殷曉非的感人事跡后,短短幾小時轉發量就達三四百條。同時,央視網和人民日報等官方微博也紛紛轉發此事,轉載評論量都超過千條。“感謝英雄,婁底人民會永遠記在心里!”一網友說。還有網友說:“這周犧牲的殷曉非是河南南陽的,上周搜救落水學生犧牲的江西省全南縣武裝部副部長宋旌也是河南南陽唐河人。河南老鄉,我們為您驕傲!”

      記者還獲悉,6日上午,京東商城總裁劉強東安排工作人員和媒體聯系愿意為殷曉非家屬提供5萬元資助。

    ?

    相關鏈接

    新婚夫婦及20名伴郎伴娘合影時壓塌碼頭落水
    保潔員游近百米合救落水女:一個64歲 一個62歲
    江西全南人武部副部長乘沖鋒舟搜救學生時落水失蹤
    臨高漁船被風浪打翻 三落水漁民成功獲救

    相關鏈接:
    廣西發生一起排筏側翻導致游客落水事件 2人死亡
    9歲侄子水塘邊玩耍落水 15歲叔叔將其救起溺亡
    澄邁兩農民接力勇救落水者 一人暈倒一人悄然走開
    臨高漁船被風浪打翻 三落水漁民成功獲救
    江西全南人武部副部長乘沖鋒舟搜救學生時落水失蹤
    保潔員游近百米合救落水女:一個64歲 一個62歲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作者:李一川 李康] [編輯:謝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