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采訪的記者電話跟著也來了,有在場的鎮里領導提醒“別接受那些記者的采訪”,不利于事件處理。
????????“墊付”賬本與15%返還
????????服毒事件有了結論。2013年12月1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邱縣政府回應,“近期在縣里沒有安排的情況下,龔堡村村支部書記艾連坤、村委會主任郝廣軍和村會計杜云杰等3名村干部,找到艾廣棟家,以征收社會撫養費為借口,要求其繳費。”
????????縣里主管計生工作的負責人介紹稱,“按照規定,任何村干部和鄉鎮政府干部,都不允許私自違規向村民征收‘超生費’。”
????????作為當事人,艾連坤被免職并開除黨籍,另兩名村干部也受到處分。此外,事發當天,“前去找艾連坤辦理公務的梁二莊鎮包村干部楊學友,因未及時制止村干部違規行為,被處留黨察看一年;梁二莊鎮包片干部何孝峰因對事件發生疏于監管、工作失察,被處黨內警告處分。”
????????“我自己能干這個事?你覺得我作為村干部,是想收就能收這超生費?”6個月前,艾連坤只是如此反問,并未直接否認;6個月后,他翻出書面證據,想推翻縣里的“結論”。
????????“證據“五顏六色、新舊不一,既有很隨意的手寫收條、蓋著梁二莊鄉財政所公章的“暫存款”單據,也有正規的“河北省社會撫養費征收專用票據”。此前,這些票據被細心地夾在信封、日記本里,最早一張落款為2007年,艾連坤剛當上村支書那一年。
????????與墻上日歷一樣薄的票據,如今承載著相當厚重的期望——作證。
????????按理說應該開給繳款人的“河北省社會撫養費征收專用票據”,大部分都被留在了村支書手中。出發點據說是為了“將來說得清”。艾連坤解釋稱,部分村民實際未繳齊社會撫養費,都是村干部先墊付的,所以“開回來的票”,就留在了自己的手中。
????????北青報記者此前調查中發現,該鎮存在“按人頭”征收社會撫養費的現象。有村干部反映,鎮里會分解指標,每次攤下來人均30元左右。完不成的,村干部、鎮包村干部就要自己墊錢補齊。
????????艾連坤自己也記著一本“超生費”的賬,上面還有村干部墊付情況。
????????但此前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梁二莊鎮主管計生工作的副鎮長李邯英明確否認向村里攤派任務。其強調,社會撫養費是由縣計生局征收的,鄉鎮不負責也沒有參與過。
????????此種表述,包括服毒事件后的政府措辭,與多名村干部收集的票據存在矛盾。
????????在龔堡村村委會的賬本中,有多條“某某村干部墊交超生費”的記錄。該賬本由縣里統一發放,蓋有“邱縣建賬監管專用章”。
????????2013年,為了墊付超生費,艾連坤及村主任郝廣軍還曾向農村信用社借款。4月、9月,兩人兩次聯名向河北省農村信用合作社借款共計23000元,至今未還上。
????????被問及事發前為何愿意不斷“墊錢”,艾連坤表示,總設想著可以以后找補回來,比如從出租集體土地承包權的收入中再劃取。相似的表述,也出現在北青報記者對其他村干部的采訪中。
????????村會計杜云杰說,實際上龔堡村委會幾乎沒有額外收入來源,不像其他村還能賣地、辦企業。部分村干部工資也用來墊付了超生費。
????????此前,有知情人透露,完成征收任務的,鄉鎮會將超生費的15%返還到村級。不少網友認為,村干部催繳超生費的“積極性”恰在于此。
????????聽到這種說法,杜會計的表情有點哭笑不得。他從專業角度講述,所謂的返還,是鄉鎮以“財務撥村款”名義給打個條,實際并沒有返錢,但是可折抵超生費。這個“條”沒少困擾他。因為下賬時還要虛擬一些名目比如種樹、修路等,把這筆實際并不存在的財政款給平了賬。“否則有人說是我們貪污了,還能說得清嗎?”
????????知情人透露,就在今年5月下旬,鎮里要求村委會“下賬”,舊賬本的記錄要統統騰挪到新賬本中,但被要求不能再出現“墊交超生費”一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