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7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陳敬儒)在這個“更難就業季”,大學畢業生創業成了一大熱門話題。目前,海口大學畢業生因觀念等原因,特別是受“資金”、“人脈關系”、“市場環境”和“社會閱歷”等因素制約,自主創業熱情不高。16日,記者從海口市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了解到,今年來,該中心共審批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申請878萬元,其中向大學畢業生發放99萬元,不及農民貸款金額的1/5。
資金缺乏影響創業
15日上午10時許,在海口市紅旗鎮的一個泥鰍苗繁殖場里,項目負責人曾楊顯得無比的繁忙。自今年3月和一位合伙人獲得海口市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貸款15萬元后,他不斷忙于繁殖場的規模擴大、市場銷路等。
據了解,曾楊是紅旗鎮人,大學畢業后有到韓國深造,2005至2007年在一所大學攻讀“通訊工程”專業碩士,畢業后回海南工作,在一單位上班幾年。從小就想自己當老板的他,去年和一位親戚合伙,在紅旗鎮上搞一個泥鰍苗繁殖項目。曾楊告訴記者,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不少,資金缺乏是大學生創業的困難之一,泥鰍苗繁殖項目投資了30萬元,他把多年的積蓄全部投了進去,但還遠遠不夠。為了解決資金瓶頸問題,今年初,他和合伙人向市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申請貸款15萬元。資金到位后,他們開始忙于擴大規模、打開市場,幫助農戶解決飼料問題等。目前,項目效益非常不錯,泥鰍苗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前景廣闊。
今年來,像曾楊一樣創業獲得擔保貸款的已有110人。記者從市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了解到,今年該中心已審批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申請878萬元,幫扶110人自主創業,帶動254人實現就業。其中,向高校畢業生發放創業小額擔保貸款99萬元,扶持13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農戶貸款510萬元,幫扶62名農民自主創業。另存單質押貼息貸款發放378.5萬元,幫扶人數為49人,為解決我市各類人員在自謀職業和創業過程中資金不足的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地推動我市創業促就業、創建創業型城市工作進程。
大學生缺乏勇氣決心
“你找到合適的工作了嗎,有沒有想自己創業?”在最近海口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的“服務高校學生,促進青年就業”為主題的招聘會上,記者詢問多位大學畢業生,大家普遍認為創業太難,不敢創業,缺乏自主創業的勇氣和決心。
今年獲得10萬元的擔保貸款后,小陳的飼料生意好轉了很多。2010年前大學畢業后,小陳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奔波幾年后,去年和一位同學在南海大道上“上馬”一個項目,搞飼料原料批發。“自主創業真的不易,不只是資金不足,更重要的還有項目選擇、社會經驗和人脈資源。”雖然現在自己都已經創業了,回想起自己的創業路,小陳不斷直言“難”。
記者采訪期間了解到,雖然近幾年海南畢業生逐年增多,但畢業后選擇自主創業的人數卻沒有增多,相比之下,選擇就業的畢業生比例卻明顯提高。記者采訪中聽到大家反映最多的是:其實也很想自主創業,當個小老板,但現實中創業的門檻很高,沒有足夠資金、社會經驗、人脈資源,一旦創業失敗也缺乏福利保障,所以不敢冒險去創業。
推創業優惠扶持政策
據介紹,上半年來,我市已審批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申請878萬元,幫扶110人自主創業,而高校畢業生只有99萬元,農戶貸款卻多達510萬元,不及農戶的1/5。
為更好地幫助大學畢業生通過創業促進就業,我市推出了相應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扶持政策,但大學生對此的青睞度并不是很高。記者從省、市小額擔保貸款中心了解到,在政府貼息的擔保貸款中,大學畢業生所占的份額很小,而下崗工人、農民反而居多。
海口市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認為,對于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資金”、“人脈關系”、“市場環境”和“社會閱歷”,被認為是影響創業最主要的因素。不一定每個大學生都適合創業奮斗,大學生在做決定前要有一個綜合考慮,因為創業需要機遇和膽識,同時也有一定風險,所以要做好吃苦或者失敗的心理準備,其次對自身能力要有考量,要有一定的經驗和經商能力,對自身有客觀定位。此外,還有好的項目技術支持,不能憑一時激情,而要對市場有客觀正確的分析。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落幕
大學生突圍“更難就業季” 合伙創業意向增多
海南8名殘疾人組團創業 培訓殘疾員工上千人
海口市創業就業協會正式成立 為創業者搭建個性服務平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