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針扎指甲、揪頭發撞墻、踩斷鎖骨……9歲女孩童童在北京農村國學班被虐事件,引發社會各方關注,也揭開了國學班亂象的冰山一角。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女童遭虐曝“國學班”亂象:無資質缺監管 漫天要價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6-17 22:09

      針扎指甲、揪頭發撞墻、踩斷鎖骨……9歲女孩童童在北京農村國學班被虐事件,引發社會各方關注,也揭開了國學班亂象的冰山一角。

      記者調查發現,少兒國學培訓概念火熱,“作坊”式國學班遍地開花,然而它們大多游離于監管視野,缺乏辦學資質、教育質量堪憂。專家建議,對無序發展的少兒國學班市場需加強監管。

      女童遭虐曝出國學班之亂

      今年春節前,河北保定女孩童童被母親送到北京順義去讀免費的“女德國學班”,不料卻遭“國學班老師”張紅霞令人發指的虐待,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目前犯罪嫌疑人張紅霞已被刑拘。

      據報道,這個班只有3名學生。記者16日在順義區木林鎮業興莊村一條小巷子里看到了“女德國學班”,門上掛著一把嶄新的鎖頭,宅子外荒草叢生。旁邊小賣部的老板娘說,他們在這里租房子快一年了,經常來買水、買菜。不知道有小孩子在里面。

      據了解,童童的母親在沒有實地考察國學班的情況下,就將女兒交給了張紅霞。而送孩子學國學的父母不在少數。

      一位北京市海淀區的學生家長說,學習國學是修身養性的好途徑,她的孩子在“博古少兒國學”學習。

      “博古少兒國學”在網絡搜索中位列推廣鏈接第二位。然而,記者實地采訪發現,這個國學班隱藏在一個居民區環繞的寫字樓內的公司會議室,門口也沒有掛牌。3名孩子在一起學習《三字經》,培訓班所有業務由一名老師負責。

      記者發現,國學班的種類豐富:有上門輔導的,還有在寺廟授課的;有周末開課的,也有全日制“私塾”式的;有只教中文的,也有中英文雙語教育的;有只教經文的,也有教授八段錦、古琴的。

      在深圳、北京等地的部分農村地區,甚至出現了成片的國學培訓機構,形成“私塾村”“國學村”。

      然而,大量國學班都采用小班“作坊”式教育,只招收數個學生。一位國學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表示,國學班教育之所以都是小班教學,是因為市場真正的需求有限,雖然概念火熱,但影響力不及英語、數學、鋼琴等課程,大規模招生不現實。

      無資質、亂要價、缺監管 國學班成“坑蒙班”

      “漢服熱”“古琴熱”……國學概念的火爆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當這一概念與教育培訓嫁接之后,就暴露出一系列問題。一些所謂的“國學班”,更像是個“坑蒙班”。

      無資質辦學現象普遍。教育培訓機構本該“先證后照”,即首先向教育主管部門申請獲得辦學資格證,再由工商部門頒發營業執照。然而在現實操作中,不少機構通過注冊經營“教育咨詢”業務的相關公司,即開門迎客。

      當記者問到“博古少兒國學”班是否有辦學資質,接待記者的老師生氣地說:“我們有營業執照,你若是不相信我就不要學。”位于順義區的“三畏書院國學班”組織者黃先生則坦言,沒有辦學資質,“就是在教自家孩子時想普及國學文化”;“太和文思國際經文(兒童)書院”名譽院長劉兆基也表示,自己辦的是教育咨詢機構,不需要向教育部門申請資格證。

      噱頭光鮮,漫天要價。國學培訓班往往打著大師旗號,收費不菲。劉兆基表示,太和文思的國學班收費是每月7500元,并且“只是目前的標價”,隨著未來教育資源的完善,收費將提高到1.5萬元,“我們能讓孩子與頂尖的大師接觸,范曾、劉歡,我們都可以聯系到。”黃先生說,三畏書院近30天的夏令營價格為3900元,書院包吃包住。

      教學內容五花八門,師資無標準。在博古培訓班,老師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帶領孩子認字、閱讀、背誦。在一些教育機構,英語也成了國學班的講學內容。另外,許多教授國學的老師都無專業背景。“我原來是學建筑的。從2003年給我兒子補習國學開始備課,培訓機構的老師大多是自學的。”博古培訓班的老師常華告訴記者,學校就她一位老師,18門課程都是她來上。

      市場無序,少兒國學培訓需監管“護航”

      專家認為,國學熱有兩點現實原因:一是部分家長認為公辦學校的國學教育內容不夠豐富;二是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希望國學經典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同時安排中國傳統文化與歐美文化、世界文化的講座,讓學生有對比的概念,有助于他們建立批判性思維。”位于后海的“柳蔭”書院創始人包慧群告訴記者。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教授劉衛兵表示,國學經典中蘊藏著中國的文化精髓。但當培訓班打出國學旗號時,相關監管不可或缺。否則不僅孩子沒有學到知識、未能領會文化,反而會受到安全的威脅。

      此外,對于國學教學內容,專家認為也應該有所選擇、講其精神。

      “一些傳統的經典未必適合現在的兒童。”長期從事古文編輯工作、熱衷于傳統文化研究的學者王哲認為,《三字經》就不適合現代兒童,因為這是古人用來識字的教材,不符合現代人的學習習慣。

      隨著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明確“英語降分、語文提分”,未來“少兒國學熱”或將持續發酵。專家表示,國學培訓的熱潮,對相關領域的監督與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部門應該明確相關教師、教材認定標準,規范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為少年兒童的安全保駕護航,讓他們能夠享受真正有質量的傳統文化熏陶。?

    ?

    ?

    相關鏈接:

    不能讓“國學班”隱蔽地野蠻生長
    女童上“國學班”遭虐續:老師讓學生相互打
    9歲女童國學班“學習”四個月遍體鱗傷(圖)
    海口一退休老校長自辦“學堂” 三年免費講國學
    曝北京一國學私塾老師用戒尺懲罰打學生

    ?

    相關鏈接:
    海口一退休老校長自辦“學堂” 三年免費講國學
    曝北京一國學私塾老師用戒尺懲罰打學生
    9歲女童國學班“學習”四個月遍體鱗傷(圖)
    女童上“國學班”遭虐續:老師讓學生相互打
    不能讓“國學班”隱蔽地野蠻生長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王曉潔 丁靜]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