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綠園水上巴士站已建設完成。
海口網6月19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陳敬儒/文 李漢仁/圖)6月10日上午,蘭州水上公共巴士試驗段正式開船。“水上交通”再次進入海南人民的視野,也成為眾多市民談論的話題。海南為什么還不開通水上交通?水上巴士離我們還有多遠?
打造“水上海南”,助推國際旅游島建設
海南不僅擁有濱海風光,還擁有熱帶河流景觀。島上河流眾多,發源于中部山區的大河,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匯流入海,構成輻射狀的環島出海航道,與海灣、港口、城市一起,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海南共有河流214條,宜航河段達1000公里,是開發內河航運和水上旅游觀光的優良載體。
內河航運是構建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海南幾乎是空白,發展內河航運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迫切需要。
省交通運輸廳一部門負責人介紹說,2010年該廳為推動海南省內河航運全面發展,改變海南省內河航道建設空白的現狀,決定將內河航道發展建設作為突破口,對全省214條河流進行了全面調研,確定了以南渡江、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東西河旅游航道開發為重點,構建江河相連、江海、河海相通,江、河、海連成一體的水上旅游網絡的發展思路。
2010年,省港航管理局編制完成了海南首部內河航運中長期發展規劃《海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10-2030年)》。規劃的總體目標是:用10至20年的時間,建成以南渡江及其河口汊道、文昌河、萬泉河、三亞河為重點,其他航道為補充,以水上旅游客運為主線,層次分明、布局合理,港、航、船、支持保障系統協調發展的全省內河航運體系。
該規劃詳細提出,航道規劃范圍主要包括南渡江、文昌河、三亞河、萬泉河、文教河、陵水河、龍滾河、九曲江等主要河流航道。內河港口規劃范圍包括海口內河港、文昌內河港、瓊海內河港、三亞內河港以及規劃河流內的中小港口,初步構建水上交通新格局,打造頗具魅力的“水上海南”,助推腹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旅游島建設。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董憲曾表示,海南港航業發展正處于非常關鍵的歷史節點。如何將海南港航業發展和水上旅游兩者和諧地統一起來,為國際旅游島建設服務,這是交通部門面臨的重大課題。規劃建設好內河旅游航道,必須以水為載體,做足水上文章,打通藍色大海與綠色江河的有機聯系,推動內河航道旅游觀光、近海航線以及郵輪、游船和游艇業的跨越式發展,使“水上海南”驚艷世界,為國際旅游島建設增添新的強大引擎。
資金缺乏成為瓶頸,海南內河航運進展緩慢內河航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是無形的“水上公路”。內河航道建設關系到海南旅游從傳統“陸上”向“水上”擴展的跨越式轉變。
2012年3月29日召開的全國港航管理局長第三次聯席會議上,正式公布萬泉河航運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這也標志著我省開發內河航運邁出了重要一步。
萬泉河航運一期工程項目計劃投資4.5億元,施工期為2012年至2013年。工程內容包括航道整治、生態護岸、管線改造,港口碼頭建設以及支持保障系統建設,航道里程26.1公里,擬建設嘉積碼頭、龍池碼頭、樂城碼頭、莫村碼頭、南強碼頭、金海岸碼頭及博鰲碼頭7個客運碼頭。
然而,記者17日從省港航管理局了解到,該項目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省港航管理局總工程師云光介紹,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專項資金。2011年,他們選擇萬泉河作為海南發展水上交通的試點,先后投入了幾百萬元進行前期工作,但該項目完成工程可研性報告后,就沒有任何進展了。后來,省交通運輸廳決定將該項目移交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業主單位繼續開發建設。隨后,記者從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了解到,由于資金問題,該項目仍然沒有實質性進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