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在鄭州一所“戒網癮”學校內的少女加訓慘死事件令人憤慨。雖然該學校已被撤銷辦學資質,5名相關人員也已被刑拘。但這樣一所問題重重的學校為何能連續7年過審?教育部門的日常監管何在?家長為何愿意將孩子送往這樣一所“魔鬼”學校?
19歲少女連續被虐兩小時
今年4月6日,河南新鄉的19歲少女玲玲(化名)因厭學被母親送到鄭州搏強新概念培訓學校接受矯治。5月19日,玲玲卻滿身傷痕死在了這所被母親寄予厚望的學校里。這所學校因稱能幫助學生戒網癮而在當地小有名氣。
5月21日,警方刑拘了玲玲所在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馬某、學校副校長孔某以及3名教官,罪名是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警方的尸檢報告顯示,玲玲是因為頭部與質地較硬的物體接觸,致顱腦損傷而死亡。
19日當晚到底發生了什么?據鄭州市公安局十八里河分局案件偵辦大隊調查,當晚9點左右,玲玲被其心理輔導老師馬某喊到宿舍樓前的硬地上做加訓,加訓內容是“前倒”“后倒”,當時一同在場的,還有一名副校長和3名教官。
據介紹,所謂“前倒”“后倒”就是借助外力讓學生強制性往前或往后倒下去。警方稱,當晚一直到11點多的兩個小時,玲玲都在加訓。“晚上11點多,玲玲趴在地上不動,有人說聽到了她類似于打呼嚕的聲音。”案件偵辦大隊一中隊指導員張新鋒說。
隨即,玲玲被抬到宿舍,嘴角有血,嘴唇和面部顏色都不正常。20日凌晨,玲玲被送到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搶救,最終沒搶救過來。院方出具的相關證明顯示,玲玲為“院前死亡”。
據記者了解,當晚和玲玲一起進行加訓的還有另外一名14歲女孩。這名女孩也因在此次加訓中受傷而被送往醫院治療,其父親在醫院見到她時,她的胳膊、腿和脖子上都有淤青和傷痕。
警方稱,將盡快把案件移交給檢察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相關嫌疑人。
問題學校連續7年過審,30%的文化課老師沒有資質
搏強新概念培訓學校位于鄭州市南郊。17日,記者趕去采訪時,發現學校大門緊鎖,門牌也已摘下,校內也沒了學生和老師。看守大門的老人說,學校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名做飯的老人。
搏強學校所在的鄭州市管城區教體局稱,事情發生后,他們認為這所學校管理混亂,法律意識淡薄,已經撤銷了該校的辦學資質。然而,在此之前,這所學校卻是擁有辦學資質的合法民辦培訓機構。
據搏強學校網站介紹,這是一家針對上網無度、厭學、離家出走、自閉等青少年采用心理輔導為主的特殊教育培訓學校。網站還稱,學校先后成功轉化“不良行為”少年3000余人,被譽為“問題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
記者多次聯系搏強學校校長王淇,其兩部手機均無法打通。不過,王淇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學校有30%的文化課老師沒有資質。管城區教體局也承認,當晚進行加訓致玲玲死亡的3名教官并沒有教師資格證。河南當地媒體早在2009年也曾對這所學校的體罰行為進行過曝光。
可就是這樣一所存在種種問題的學校,卻能夠連續7年年審過關。據管城區教體局教育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搏強學校于2007年9月被批準辦學,教育部門每年都對學校進行年審,年審內容包括辦學行為、教學管理,師德師風等。管城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在此前的檢查中并沒有發現搏強學校存在體罰打罵學生的行為,對于如何進行日常監管,他們則沒有明確回應。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樊明認為,當前,對類似搏強學校這種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確實存在推諉和空白,一些地方對這些機構處于不管不問狀態,一些地方只管審批不負責監管,應明確對此類機構的監管部門,加強規范指導,一旦出了問題也應該對監管部門進行追責。
父母難辭其咎,有家長稱為矯治缺點進行體罰應該
類似的戒網癮致人死亡事件并不是第一次發生。2007年,重慶一家網癮戒治機構有一個孩子跳樓;2008年,新疆有個孩子在訓練中死去;2009年,廣西一名網癮少年參加訓練營被毆打致死;當年曾以“電擊治療網癮”聞名的楊永信網戒中心也早已成為眾矢之的。
悲劇為何重復上演?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一些家長對此類學校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他說,網癮本身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但是很多孩子因為上網過多荒廢學業的現象也是客觀存在的,一些家長缺乏這方面的教育知識,加上這些培訓機構的夸張宣傳,導致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通過簡單粗暴的手段可以解決網癮等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
記者的采訪也證實了這點。玲玲死亡事件發生后,不少家長將自己的孩子從學校接了回去,但仍有50多名孩子繼續在這里接受矯治,直至幾天前,學校停辦,這些學生才陸續離開。一些家長甚至認為,為了矯治孩子身上的缺點,進行必要的體罰是應該的。
據了解,目前全國類似的拯救“問題少年”“網癮少年”的訓練營、培訓班可謂五花八門,不過,其主要手段無外乎簡單粗暴的軍事訓練、體罰等,甚至此前還有一些培訓機構采取強制灌服中藥、電擊治療、催眠等手段。
儲朝暉說,現在的戒網癮學校或者問題少年矯治機構其方式手段大多缺少科學依據,方法簡單粗暴,不僅達不到矯治效果,還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新的傷害。“一般使用某個干擾因素的時候,一定要首先了解孩子的個性、忍耐力、身體狀況等,不能千篇一律采取同一種方法,對這些,很多家長和培訓機構都不了解。”
儲朝暉認為,發生這種悲劇,除了要追究學校和主管部門的責任外,也應為家長敲響警鐘。“孩子出現問題的因素是復雜的,很多時候是家長沒有盡到責任,比如室外活動太少、家庭生活不和諧等,家長應該多了解教育孩子知識,多同孩子交流溝通,不應該迷信本身就不科學的行為矯治學校。”?
?
?
相關鏈接:
民工討薪慘死是否另有“主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