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東極端武裝分子中有不少來自西方國家
“圣戰”招募者意在長遠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些‘圣戰組織’在西方取得的成功遠超過在伊拉克或敘利亞”。雅虎新聞網24日稱,這個方面指的是通過網絡從西方招募人員。6月19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最新發布的宣傳視頻中,多名成員用發音純正的英語,鼓動西方青年加入“圣戰”當中。報道稱,所有這些視頻有某種相似的特點,那就是聲討美國和歐洲政府的罪惡,他們把目標對準生活在西方但受到歧視的伊斯蘭教信眾。這些視頻制作水準、拍攝和剪輯水平都較高,對招募顯然也很有效。一名青年“圣戰者”說:“在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有很多理由讓人們加入圣戰。”
前往敘利亞參加“圣戰”的歐洲青年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失意者,一類是與極端分子有某種聯系者。前者或因父母離異無家可歸,或因找不到工作流落街頭,他們很容易被極端組織的誘人待遇所吸引,希望借此改變一下生活;后者多為中東、北非移民后代,信仰伊斯蘭教,有朋友或親戚在敘利亞參加“圣戰”,在親朋好友的“召喚”下加入極端組織。
法國媒體稱,巴黎北郊的圣丹尼聚居大量阿拉伯移民,伊斯蘭極端組織在這里主要通過給當地青年洗腦來進行招募,他們慣用的手段是讓這些青年對社會絕望,然后鼓動他們“反社會”、“反國家”。例如,他們會告訴當地青年,“社會拋棄了你們,因為你們是阿拉伯人。那么,你們可以以穆斯林的身份來拋棄社會”。他們還慣用“團結牌”,為當地年輕人提供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一旦有人考試失敗,或與家庭關系破裂,或者正在經歷其他困難,他們就會出現。年輕人失去的社會聯系,他們會幫助重新建立。”
法國《費加羅報》引述法國反恐中心最高層的話透露,這些極端組織“圣戰門檻”很高,挑選恐怖分子的標準也很嚴格:新招募者必須具有“兼容歐洲共性”的特點,國籍和被攻擊國一致,這樣他們語言交流不存在問題,也有本國的通行護照。這些“圣戰”組織考慮十分深遠。為了避免內部紛爭,“圣戰”組織會按被招募者條件進行分類:假如有阿拉伯裔和非洲裔兩個法國人同時前往敘利亞,那么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界“圣戰”組織會將這兩人分開。《費加羅報》稱,有上百名法國年輕女性也赴敘加入“圣戰”組織。這些人通常都是被引誘去充當法國男性“圣戰”分子的伴侶。“她們最重要的角色不是上戰場參加戰斗,而是在家中相夫教子。就是為‘基地’組織培養下一代”。【環球時報駐外記者任彥 李景衛 紀雙城 青木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 陳一】
?
?
相關鏈接
兩名男子下水救跳河女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