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在7月1日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為解禁日本戰后一直被否定使用的集體自衛權而修改憲法解釋。此舉遭到許多日本民眾的強烈抗議。
中新網7月2日電綜合報道,在國內一片激烈抗議聲中,日本政府1日舉行內閣會議通過了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案。集體自衛權一旦解禁,即使自身未受攻擊,日本也可以“為阻止關系密切的國家受攻擊而行使武力”。雖然安倍隨后口口聲聲辯稱“日本不會卷入戰爭”,但輿論認為,此次決議標志著日本60年和平政策“歷史性轉折”;載著“軍國夢”的安倍號坦克,正隆隆開向一條極端危險的道路。
處心積慮 安倍步步為營謀“修憲”
修改戰后日本和平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是嘗過“短命首相”苦澀滋味的安倍二度上馬后,強硬謀求的主要戰略之一。在施政理念上,安倍高度承接上一任期,即推進右傾化路線。
早在2012年第二次上臺組閣當天,安倍就表現出強烈的解禁自衛權的意愿。此后,他再三強調“修憲”是“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是自己“畢生的事業”、“無論如何也要進行到底”。
在《走向美麗國家》一書中,安倍曾寫道:“如果一個人舉出日本面臨的所有問題,他們都源自一個根本原因。和我五年前擔任首相時相比,我的立場沒有任何變化。我仍認為,日本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要擺脫戰后體制。”
由此可以看出,安倍根深蒂固地認為日本當前面臨的困局都應歸咎于“戰后體制”,而他作為首相,將推動日本“擺脫戰后體制”,擁有海外軍隊,讓日本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安倍曾表示,不介意自己被稱為“人渣”、“右翼軍國主義者”,分析認為,他為吸取第一任期的教訓,留下所謂“政績”,已拋卻個人形象。
安倍口中的“擺脫戰后體制”,主要任務就是修改日本戰后和平憲法及教育基本法。鑒于日本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只能維持最低限度的自衛權,日本歷屆政權均沿襲了“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為達成修憲目的,安倍內閣可謂處心積慮。
2013年8月,安倍恢復了自己設立的“專家懇談會”,加快研究修改憲法解釋的步伐。同年9月,在聯大一般性演講中,安倍提出日本要做“積極和平主義國家”,擴大在安全保障領域的“國際貢獻”,為修憲行使集體自衛權辯解。同年底,日本政府出臺變更憲法解釋,以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試行草案,安倍與原日本維新會共同代表石原慎太郎就合作推進修憲一事達成共識。
今年5月15日,安倍又在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接受懇談會提交報告書,就通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對日本國民作出所謂“解釋”;不久又軟磨硬泡,使出渾身解數游說聯合執政的公明黨,最終令其妥協,于7月1日促成在日本內閣會議上作出決議。
?
相關鏈接:
日本在野黨抗議安倍內閣“釋憲”解禁集體自衛權
自焚抗議修憲 日媒為何失聲 已被安倍政權“綁架”?
日本191個地方議會反對安倍政權變更憲法解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