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報新聞,因為一年到頭沒有假;千萬別報學前教育,因為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千萬別報醫學,因為醫生有風險……”高考成績出來后,“千萬別報體”開始流行。(據海口網)
“千萬別報體”真真假假,有的是經驗教訓的總結,有的則帶有戲謔、惡搞和尋開心的成分。據悉,“千萬別報體”源自于今年江蘇的理科狀元吳呈杰。吳呈杰原本準備報北大新聞專業,但采訪他的記者都不建議他學新聞,消息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不乏網友戲稱這些記者為“業界良心”。于是,許多“前輩”在網上曬出舉牌照片,上面寫著“千萬別報××學”,勸學弟學妹不要“失足”。
其實高考畢業生大可不必因為這些“忠告”而迷茫。任何事情一旦成為“職業”,從業者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厭倦心理,有這樣那樣不滿。因為在一個行業工作久了,就會看到自己從事的這個行當的問題,總覺得別的行業會好一些,孩子不會再吃自己吃過的苦。“千萬別報體”與其說是建議,不如說是群體性的職業吐槽,一種帶有普遍性的情緒宣泄,甚至是娛樂。
所以,對于高考畢業生,志愿填報最重要的還是聽從“心靈的召喚”。筆者采訪過多所知名高校的招辦主任,談及志愿填報,他們均建議考生結合自己的天賦、個性和愛好來選擇———與其去學不感興趣的專業,將來二次擇業,不如從一開始就選擇走在正確的路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