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可以投資電影?
20元買份賞月險,看不到月亮也有得賠?
10元買份高溫險,溫度高于37度保險公司買單?
……
借著互聯網的溫床,保險產品創新掀起一波小高潮。然而它們一次次沖擊人們眼球,也引發市場熱議。互聯網保險新品是創新、噱頭還是博彩?娛樂寶、高溫險走紅的制勝法門是什么?隨著博彩類保險被叫停,互聯網創新產品又將何去何從?
因為這些產品千姿百態,保險責任也涵蓋意外、健康、投資理財等多方面,姑且稱其為“奇葩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了最具代表性的20款“奇葩險”,并大量走訪第三方移動互聯網平臺、保險公司電子商務業務負責人,通過調查問卷、數據對比、解構娛樂寶等方式,試圖揭開奇葩險現象的背面。
理財產品里的“屌絲”
記者統計了20款奇葩險產品后發現,購買門檻競低至一分錢。其中保費最高的產品200元一份,除1000元起投的單身有人“賠”和200元一份的“愛你一世懷孕津貼”,其余18款產品每份價格均低于100元。
例如,華夏人壽旗下“灰機險”每份僅1分錢,眾安在線旗下“37度高溫險”在天貓平臺每份10元,娛樂寶相對門檻較高,仍僅售每份100元。相較傳統理財型保險動輒數千元、上萬元的門檻,以及電影投資動輒上千萬的大手筆,100元的門檻堪稱理財產品里的“屌絲”級別。
碎片化已成為互聯網保險新品的主旋律,主要體現在:價格低廉、保障時間縮短、保障范圍收窄,條款簡單、標準化。記者統計的20款產品中,保險期間最長的終身,最短的只有1天,其中12款產品保險期間不超過40天。保障范圍也明顯瘦身,例如夜貓子險針對的是猝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健康風險;吃貨險則僅針對急性腸胃炎導致的身故或醫療問題。
陽光保險集團互聯網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擁軍認為,碎片化是不可逆的一個方向,標準化、碎片化、簡單化、可量化,或是未來方向。
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保險事業部總監胡樂天亦認為,現階段中國互聯網用戶的風險意識是碎片化的,相應的線上保險也需要碎片化。
一家大型壽險公司電子商務部負責人在嘗試開發了數款移動互聯保險產品后總結,10元錢是個最能打動互聯網用戶參與的價格。
中國太保此前在微信平臺嘗試推出了社交互助產品“護身符”(前身為“救生圈”)和壽險計算器,護身符保費最低2元,用戶采用“請”和“送”的方式購買該產品,迄今銷售額超10萬件。太保壽險副總經理楊曉靈將移動互聯網用戶保險需求歸納為四點;好玩、便捷、有用、便宜,最好免費。
一家大型保險公司高管坦承,因為營銷成本高,以往這種幾元、幾百元的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并不太愿意開發和推廣,在傳統用戶向互聯網遷徙的大浪潮中,公司必須改變傳統思維,更加貼近和理解客戶需求。
人氣指數分化
保險需求被碎片化之后,任何用戶都可以購買,再穿上“娛樂化”的外衣,可以更大范圍推廣保險產品,這是設計者的初衷。但是,都以碎片化需求為切入點的創新產品,人氣指數卻大相徑庭。
最受熱捧的“娛樂寶”推出數天便售罄,一期、二期吸引了38萬人購買,共售出170萬份;“37度高溫險”僅銷售20多天,就銷出20萬份,天貓平臺銷售5.28萬份。
相較這些紅得發紫的產品,大多數創新產品銷售慘淡、人氣低迷。記者統計的20款創新產品中,11款產品在天貓平臺銷售均不到600份,有些產品甚至不到10份。如“夜貓子險”、“足球流氓線”雖然名字花哨、每份價格3元,但天貓銷量總計不超過5000份。一款以保障世界杯看球醉酒風險為宣傳賣點的“喝麻險”,每份價格雖只有18元,迄今天貓平臺僅售出4份。
還有游走于監管紅線的第三類“類博彩”保險產品,一直處于爭議的漩渦中,銷量也并不樂觀。天貓平臺顯示“世界杯遺憾險”銷量僅57份,以每份18元計,銷售額僅1026元。記者了解到,雖然在公司官網也有銷售,但這款產品的總銷量不高。“隊醫快跑保險”曾在微信平臺亮相不到一天便撤下,算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此外,場景化也是互聯網保險找準客戶需求的另一個重要切入點。面對新一代80后、90后為主力的互聯網目標客戶群,未來真正的互聯網保險產品,更可能產生于他們細分的、特定場景下的保險需求。
世界杯系列保險就具有鮮明的場景切入特色,例如喝麻險、夜貓子險,都是對應球迷看球這個場景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需求。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市場上瞄準各種場景的互聯網保險新品在創新上還顯不足,很多產品僅僅是對傳統健康險和意外險做了簡單的減法,并不算真正的互聯網思維。
騰訊財付通高級商務經理李東認為,保險公司都在問用戶到底要什么樣的保險產品,關鍵是你是否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他的面前,出現在他面前的東西是否一目了然,一看就是他心里想要的東西。
淘寶保險一位人士亦表示,很多互聯網保險產品并不是刻意創造的,而是在與網絡用戶互動中的場景中、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產生的。靠銷售來推動的傳統保險銷售模式只有在買賣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才會有效,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這種模式需要改變。
解構娛樂寶
如果說以前的所謂互聯網理財保險創新只是簡單的收益率比拼,娛樂寶的橫空出世讓業界看到了互聯網保險的巨大魅力,解構娛樂寶,或可管窺互聯網保險創新的成功要素。
2014年3月的一個下午,阿里巴巴聯手國華人壽推出娛樂寶。網民出資100元即可投資熱門影視作品,預期年化收益率7%,4天內銷售一空。3個月后,娛樂寶二期推出不到10天,9200萬元額度再度售罄。
娛樂寶本身其實沿用投連險條款國華華瑞1號終身壽險(投資連結型)A款。國華人壽一位人士認為,產品本身和傳統產品差距不大,差別在于,考慮到娛樂寶在網上銷售,該產品的運營規則、資金運用都是根據互聯網的消費特點定制。
例如,娛樂寶一期投資門檻為每份50元或100元,并限制每個項目每人限投2份。在傳統渠道,同款投連險的投資門檻為1000元。據悉,國華人壽和淘寶當時曾考慮1元起售,后來感覺實在太低,難以覆蓋成本。
100元的門檻可謂定位精準,除了投資人、粉絲,甚至圍觀群眾也能毫無心理壓力的投資其中。根據公開數據,娛樂寶一期、二期共吸引了38萬人購買、共售出170萬份,據此計算每人投資僅花費不到500元。
上述人士解釋稱,傳統渠道的保費門檻很難降到100元,因為傳統渠道如銀保渠道、個險渠道運營成本更高,保單工本費都需要10元,100元難以覆蓋運營成本。之所以降低投資門檻并限定投資額度,一方面是考慮到市場接受度,一方面也是通過限購警示風險。有了第一期的基礎,娛樂寶二期發行的時候便將每人限投額適當放寬。
產品資金運用方面,娛樂寶主要是投向信托計劃,在保險投資渠道放開之后,保險資金投資信托計劃并不少見。
上述人士認為,相對于有些保險公司對于資金運用方向和方式三緘其口,娛樂寶的突破點在于多了一些信息披露,包括投向電影和銀行提供擔保,既吸引了大眾關注度,也打消了部分投資人的疑慮。
上述人士分析,娛樂寶的成功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包括阿里的平臺效應和信用背書、理財活動的娛樂化,產品設計細節更貼近消費者,同時信息披露更充分。該人士認為,娛樂寶的成功表明,信息交流更加對稱和產品透明化將是互聯網保險發展的一個方向。
博彩類保險何去何從?
各類保險新品蓬勃上市之余,關于博彩類保險的規范正在進行。
近日,保監會發布《保監會關于規范財產保險公司保險產品開發銷售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必須有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嚴禁開發帶有賭博或博彩性質的保險產品。《通知》還要求,險企開發的保險產品的命名應當清晰明了。
一家壽險公司副總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對通知的理解,那些沒有費率厘定基礎的、無損失賠償的、無標的保險利益關系的保險應該是此次監管的主要對象,也是所謂賭博、博彩類產品的界定標準。
《通知》下發當天,“世界杯遺憾險”便告停售,幾天后“彩票不中險”也更換為“彩民關懷計劃”。一些名頭花哨的保險也紛紛更名,例如“看球喝高險”更名為“急性酒精中毒健康保險”,“世界杯夜貓子險”更名為“猝死/急性酒精中毒健康保險”,“喝麻險”更名為“酒醉醫療險”等。
一保險業人士表示,“互聯網思維,從結果看有兩點核心:一是給用戶創造價值,二是讓一切交易回歸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并且圍繞這兩個核心來改造傳統金融保險商品的定價和設計,而不是盲目的去做一些對用戶沒有太多價值的創新。”
“國內保險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好多內功都沒練好,風險暴露點仍較多,站在消費者角度監管要把好這道關。”一位保監會內部人士近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是說。
有保險從業人士認為,哪些需求適合被碎片化,哪些需求不適合在互聯網上銷售,應該好好分析。“碎片化是一種需求,但風險保障是一個體系,一些涉及健康、疾病的長期保障型保險產品如何與互聯網元素結合,這方面的創新還遠遠不夠。”
(本報記者劉艾琳對本文亦有貢獻)(編輯趙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