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9日宣布駐馬其頓、斐濟、阿塞拜疆和塞內加爾等國大使人選,將提名遞交國會參議院,但等待這些“準大使”的很可能是長達8個月的“候命時間”。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共計40位美國駐外大使的任命被“卡”在參議院無法履新,白宮正不可避免地面臨“跛腳外交”局面。
國務卿克里當天撰文稱,參議院駐外大使提名確認程序已經“崩潰”,美國在全球40個國家遲遲無法派出特命全權大使。他特別提到,目前共有53位國務院官員的任命被“卡”在參議院,參議院外委會已經表決通過其中37位的任命,但參議院遲遲不進行全院表決,37人之中有35位是職業外交官,完全不屬于“有爭議的任命”。
克里不無“沮喪”地表示,軍事人員的提名總是能夠在參議院獲得快速確認,美國的外交官們需要“同等待遇”,他警告美國駐外大使大量空懸將削弱全球影響力。
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舉例稱,美國駐科威特、尼日爾、喀麥隆大使,以及駐東盟、非盟大使都是非常重要的職位,參議院“拖延癥”正在傷害國家安全。
雖然白宮和國務院對大使任命“心急如焚”,但參議院兩黨仍處在“相互指責”狀態。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民主黨議員梅內德斯表示是共和黨蓄意阻撓提名獲得通過,指責共和黨參議員采用消極策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通過、什么都不批準”。但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認為這種言論“非常荒謬”,指出是多數黨領袖里德在主導投票表決日程。
此間輿論廣泛認為,雖然共和黨“消極不作為”,但奧巴馬政府也要為當前駐40國大使職位“空懸”承擔責任。白宮歷來有提名競選捐款人任大使的傳統,美國駐挪威、阿根廷等國大使都是“金主”出身,曾在提名聽證會上因對外交事務缺乏最基本了解而淪為笑柄,其中駐阿根廷大使甚至從未去過阿根廷,此后提名的大使人選都面臨來自共和黨議員的“嚴厲審視”,人選過關難度增加。此外,在參議院人事表決大量積壓的前提下,白宮授意參議院領袖優先表決通過司法部門人事任命,這顯然進一步加重了“跛腳外交”局面。(完)
?
相關鏈接
印菲越無理攻擊中國豎版地圖 美駐菲大使煽風點火
駐希臘大使談李克強訪希:一次照亮未來的訪問
韓國政府召見日本大使 抗議河野談話調查結果
越南駐菲大使聲稱:越菲聯合對抗中國就可以贏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