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公務員本著“工作需要、學用一致”的原則參加學習、培訓。然而,由于相關制度不完善,不少官員成為社會上一些“天價”培訓班的主要目標。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動輒數十萬元學費的培訓班已畸變成某些官員打造人脈圈的“名利場”與“資源聚集地”。
學員“一半是政界人士”
據記者調查了解,一些高校的高級工商管理培訓本來面對的是工商界人士,但現在,不少學員都是政府官員。
日前,記者以干部身份聯系上北京大學“后EMBA班”招生辦。
“已經招滿4個班,每班40人,其中一半是政界人士,想報名得趁早。”一位姓張的老師告訴記者,今年招生形勢火爆。
“本以為八項規定、反"四風"之后報名人數會減少,但我們發現很多領導干部的學習計劃并未減少。”該招生辦的于老師說。
“學費66.8萬元,黨政領導干部行政級別須正處級以上。”于老師詳細地告訴記者,66.8萬元僅包括學費、書本資料費、證書費、教學管理費、拓展培訓費;國內外學習考察期間的交通、食宿費得自理,“規定是一次性付款。”
“我們這個班為研修性質,共2年,每2個月上課2-4天,其間安排國內外游學考察。”于老師重點推薦“游學”為該班的“招牌”項目,“國內的游學都會有當地政府領導接待,可建立豐富的人脈關系。”
于老師還安慰記者:“雖然沒有學歷證書,但發結業證書,成為"校友",可通過"校友錄"結織人脈。”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主營高級工商管理培訓并打著“高官班”的牌子招徠企業家的高校和培訓機構有百余家,并且學費昂貴,2013年排名前十的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班,學費最低也要36萬元,最高的近70萬元,“這僅僅是2年的學費,沒有包括其他活動經費,而EMBA同學聚會一般都是"高大上"的活動,這么算下來,有時候讀個EMBA最高花費近100萬元。”一知情人說。
“天價學習”背后三大亂象
天價學費,誰來買單?
北京大學“后EMBA”班招生辦的老師稱,如果能推薦3名企業家學員,官員的60多萬元學費可得到減免。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指出,“官員請客、企業買單”的現象并不在少數,官員的學費實際上分攤給了企業家,便于吸引官員參加,也便于企業家建立攀附官員的平臺。
民革廣東省委委員何杰調查發現,官員就讀EMBA的學費來源有三種方式:官員自己承擔、所任職單位承擔和商學院減免。而事實上,官員自己承擔學費就讀EMBA幾乎沒有,目前主要是后兩種方式。“專門對官員免學費,一些教育機構的目的無非是把官員作為招生金字招牌,搭建政商聯姻的平臺。”
課程異化,培訓就是“帶你玩”
高級工商培訓課程是專門為培訓企業家、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所設的,但一些培訓課程令人啼笑皆非。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網站上,一篇2013年5月的文章寫道:“清華EMBA國學研修課程第四期的同學們開始了期待已久的佛學模塊修習,同學們赴北京鳳凰嶺龍泉寺參悟佛法,500人的大殿座無虛席。”一堂“藝術品投資課程”獲得了“學員們潮水般的掌聲”。而在中歐商學院,2012年舉辦的一場“交響曲鑒賞之道”講座吸引了近300位EMBA學員。
政商聯姻,“鍍學歷”加“混關系”
華南理工大學第三屆EMBA匯集了揭陽市委原書記萬慶良、曾名列“2013胡潤地產富豪榜”第39位的廣東省揭陽創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鴻明等一大批高級官員和企業家。數年之間,黃鴻明、萬慶良先后落馬。
“商人希望借助官員們的關系獲得更多的稀缺資源和商業機會,官員則需要通過公共權力尋租來謀求私利,二者很快就可以在EMBA班上找到結合點,一些商學院努力為企業家營造官商聯姻的平臺。”何杰說,“隨便翻翻國內幾所大學EMBA班的校友錄,各級高官和富豪成兩大群體。”
>>專家說法
奢侈“學習”不應成反腐死角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一方面,官員通過一些“天價培訓”,形成政商利益錯綜的利益集團和朋友圈,易于形成腐敗集團;另一方面,此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奢侈培訓會導致公共資源大量流失,應該列入紀委“反四風”的重點監察、打擊范圍。
?
?
相關鏈接:
浙江80歲老人下跪哭訴 官員笑容滿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