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南本島居民吃外地菜問題,始終繞不開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原因是多年來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掌控”著海南全島外地菜。就在海口四個區的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初露頭角之時,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也有新動作,將準備遷址新建一個更大規模的市場,對于海口另外一個建設得“高大上”的大型批發市場中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合作意向,南北市場拒絕了。
為什么南北蔬菜批發市場要不惜血本,死守地盤不對外合作?為什么海南全島人民吃的外地菜無形中被南北市場“掌控”著,這么多年沒能破局?
海南人的菜籃子長期被一家私營批發市場“掌控”
7月8日下午3點多,位于海口市中山南路的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大門口,停靠著一輛來自山東的大貨車,司機蔡師傅和梁師傅顯得十分無奈和焦急。因為經過幾十個小時的長途奔波以后,他們終于到達目的地,原本他們想立即下貨后兩人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然而當天中午12點多到達此地后,貨主一直沒有出現,“說在外面有事,讓我們等等”。
這是一輛滿載著18噸洋蔥的貨車,“我們只負責拉貨,老板是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的長期客戶,所以不會有問題”。蔡師傅說,“幾乎每個月都要跑一趟,每次都跟同樣的收貨商打交道”。
和蔡師傅拉的北方菜一樣,從島外調入海南的蔬菜必經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這個占地只有80畝的批發市場也是海南目前唯一形成規模化經營的蔬菜批發市場。
每天傍晚6點到夜間10點,是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最熱鬧的時候,一輛輛從島外滿載著瓜菜的大貨車開進這個批發市場的檔口卸貨。從云南、廣東、廣西、天津、山東等地調運進海南的瓜菜,都是通過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再批發往海南各市縣。連陵水、三亞、樂東等這些離海口比較遠的市縣,島外菜都得從這個批發市場進貨。
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一家私企,為什么這么多年來一家獨大的局面無人打破?
翻開昔日的媒體報道,十年前,也就是2004年,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剛搬遷到中山南路時,還以派發紅包的方法來拉客,當時與它僅隔不到200米得中山南蔬菜市場負責人氣急敗壞,告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用不正當的手段競爭。當時的報道中還稱,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是當時政府審批的第四家蔬菜批發市場。
十年過去了,蔬菜批發大軍中只有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在經營本島人民吃的外地菜,也稱為“北菜”。
雖然說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內的檔口有上百個,但真正有大貨車卸北菜的檔口只有49個,編號為A1-A49,這些檔口的老板,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級批發商”。可以說,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內的這49個檔口幾乎“掌控”著海南全島人民所吃的外地菜,外地菜品種主要包括大白菜、小白菜、上海青、菜心、菠菜、紅蘿卜、白蘿卜、西紅柿、玉米、洋蔥、土豆、冬瓜、酸菜、竹筍等。
據南海網記者調查,這49個一級批發檔口的經營者實為30位老板,他們多數在海南做蔬菜批發這行已有十幾二十年,有的老板甚至一人擁有5個檔口。各個檔口大多是“代理、代銷制”,有固定的合伙人來運作。
如果說,你是外地的客商,想要運北菜來海南銷售,你不去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你是沒地方批發的。即便你要在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批發,那也得代銷,還得看是否有位置。畢竟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場地小,檔口有限,沒有敞開的競爭,這些局限性已經決定了它無形中非一般的“掌控”。
菜價賣多少兩三老板拍板定 一家獨大遭壟斷質疑
雖然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內的檔口不算少,但是有的蔬菜品種只有少數檔口來做。比如運輸消耗少、容易儲存的土豆和洋蔥只有兩個檔口批發,紅蘿卜、白蘿卜只有四五家批發,酸菜、竹筍只有少數兩三家批發。
一位做蔬菜批發生意多年的一級批發商告訴南海網記者,每天賣同種菜的幾個老板都要互相打電話商量一下,定個統一價,目的是為了穩定客源。
全島銷售的這種菜的價格完全就由兩三個老板拍板定論了。這種做法是否能稱為“壟斷”呢?面對一家獨大的質疑,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總經理柯月秀回應,“這種格局并無不合理,現在市場也是在正常發展。什么叫做壟斷?壟斷就是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我們完全沒有這種現象。”他表示,為了穩定客源,一級批發商有必要商量價格。“你賣貴了,人家第二天就不跟你要了。蔬菜就是賺一毛幾分錢,你要賣便宜了,賣少五分,你都要虧本”。
同是經營蔬菜批發多年的業內人士稱,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掌握著絕對的商務資源和流通渠道,加上場地有限,長期以來固定的利益鏈條已經形成,要有人現在想插進去可是難上加難,這無形中已經形成了“壟斷”。
“北菜”批發被分羹 南北市場有點急
為了平抑蔬菜價格,政府一直在行動。去年12月,在海口市四個區建起來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市場免收攤位費、管理費,讓本地蔬菜種植戶有地方買菜,減少流通環節。經過調查,南海網記者發現公益性蔬菜市場的出現,主要是秀英區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也在批發北菜,雖然量還比較小,還已經對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一家獨大的格局有了一定的沖擊。
北菜進入海南島的通道被漸漸打開,不再只是南北這一條通道。“秀英區公益性市場出現后,北菜便宜了不少。去年這個時候,土豆批發價能賣到2塊多,現在只要1塊多。”儋州一位批發商告訴記者。
公益蔬菜批發市場盯上“北菜”批發這塊肥肉,令長期一家獨大的南北市場開始著急,反制策略或許已經醞釀多時。
海口市商務局局長符明全也坦言,秀英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和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形成的競爭是他們愿意看到的。
拒與中商合作 為守地盤謀求異址擴張
實際上,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方面并不把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放在心上”,他們一直在謀劃著搬遷,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有此計劃,但政府一直沒有批復。
柯月秀表示,現在的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場地小,周圍道路窄。早已經有搬遷的想法,正和政府在進行協商。“如果要菜價便宜,必須要做大市場,讓更多賣菜的把菜拉來賣。”
其實海口并不是沒有更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直到現在,位于南海大道和粵海大道交界的海南中商農產品中心市場還在閑置著沒用。與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有限的規模相比,海南中商農產品中心市場是南北蔬菜批發市場的競爭對手。
去年海南中商農產品中心市場副總經理胡斌接受南海網記者采訪時就坦言,在招商之時,就曾遭受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方面的干擾,對方警告市場內的批發大戶,如果在海南中商的批發市場設檔口將被清出南北蔬菜批發市場。
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海南中商的批發市場負責人已經向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拋出“橄欖枝”,欲聯手合作,把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引到現在的中商農產品中心市場,但是此想法被南北市場方面拒絕了。南北市場方面,更傾向于另辟土地,自己搬遷,畢竟那樣的話掌控權在自己手上。
解放海南菜籃子 須打破一家獨大格局
據知情人士介紹,蔬菜批發看似不起眼的產業,但利潤比較豐厚,尤其是在海南這樣一個島嶼型的封閉市場里。長久以來,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已經形成固定的利益鏈條,多以現金結算,這背后的收益多大外人難知,但光市場內的攤位要轉租,轉讓費就要兩三百萬元,還不一定有機會搶到,由此可窺見一二。這大概也是為什么南北蔬菜批發市場要不惜血本,死守地盤不對外合作的原因之一。
但是,海南本島居民的菜籃子不能被一家批發市場給“綁架”了,海南的蔬菜批發市場需要怎樣的競爭,什么樣的批發市場布局適合海南?業內人士稱,其實海南蔬菜批發業的問題,業內人士看得一清二楚,就看主管部門有沒有勇氣和魄力鏟除利益鏈條,打破原先的一家獨大的格局,重新整盤布局。只有打破一家獨大的利益格局,才能從根本上解放海南的菜籃子,海南人民才有希望吃到真正的平價菜。
?
相關鏈接:
海口南北市場日銷水果3000噸 沙糖桔成"銷售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