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個說了多年的話題。輕資產、缺少抵押品,賬目混亂、信息不對稱,這是公認的“中國式”小微企業的融資瓶頸。但這些概念式的表述,往往阻礙了我們從微觀層面去觀察、理解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所遇到的真實困難。經濟之聲記者日前跟隨銀行業務人員到市場一線調研,試圖還原一個更加真切鮮活的小微金融市場。今天帶來第一篇:《打破心結》。
小微企業缺錢是普遍現象,那么銀行給他們放貸款,企業就會感激、歡迎么?還真不是這樣。
銀行上門放貸 反吃小微企業閉門羹
北京朝陽區雅寶路市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針對俄羅斯、東歐的服裝市場;民生銀行,也是國內目前做小微金融很有特色的商業銀行。但是當民生銀行在2009年開拓雅寶路市場的時候,卻遇到了不小的麻煩。朝陽門支行行長助理田宏偉回憶:
田宏偉:我們想提供服務,但是見不著人,版權保護的意識實在是太強了,他們所有的門店門口都掛著中國人免入的牌子。
為了防止衣服款式被競爭對手抄襲,雅寶路市場的商戶總是拉起門簾做生意。而對于銀行的種種營銷活動,這些在殘酷市場競爭中打拼出來的老板,也是保持著高度警惕。在這些小微商戶看來,銀行的人過來營銷,無非就是惦記著自己兜里的錢。
解開心結 銀行不能急功近利
而如何消除商戶的這種戒備心理,田宏偉的經驗是,先要跟商戶們成為朋友,還不能急功近利,銀行把客戶的困難解決了,客戶自然就會想著你,要用服務打動客戶。
田宏偉:不要讓商戶感覺你是一個急功近利就是為了放貸款,我們是通過服務的提升來打動他們,最終讓他覺得這個銀行跟別的銀行不一樣,你是一個可以讓我信賴的銀行,當做到這一步,不管是信息不對稱還是其他各種難處,才得到有效的解決。
而經過近兩年的接觸、觀察,從事裘皮服裝生意的鄭老板發現,田宏偉跟那些來推銷金融產品的人很不一樣。
鄭洪林:他們的做法很讓我感動,你需要什么東西的時候,你給他打個電話,麻煩問個問題,電話能解決的,電話里給你說,不能解決的,你等著,10分鐘之內就到。其實從他們支行到這兒,一天走10個來回可不近,經常這樣,就是想象不到做銀行的人員會這么做。
信任是做好小微金融的基礎
由此看來,從微觀角度,小微金融的根本其實是建立在銀行和小商戶之間的信任上。有了這個基礎,小微金融也就有了發展乃至升級的可能性。民生銀行朝陽支行行長陳紅華介紹,融資只是小微金融的1.0版本,現在他們正在升級到2.0版本,就是搭建小微企業城市商業合作社,給小微企業提供超越金融的其他服務,比如財稅講座、親子活動、客戶產品展銷等,而小微企業之間在這個平臺上也可以交換信息、互通有無。
陳紅華:我們會定期高一些風水講座、家庭花藝很多這種沙龍,一方面拉近我們跟客戶之間的關系,另外,也讓客戶和客戶在我們這個平臺上有一些信息溝通,我們覺得和客戶之間大家逐漸了成為了朋友,讓客戶感覺不僅僅是給我只放一個貸款。而是方方面面的進行一個管理。
評:做好小微金融,不是光靠“有錢”就行
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大口號誰都會喊,但真正腳踏實地去做得,去做了還能做得好的,還真是鳳毛麟角。正所謂“魔鬼在細節中”,想要把資金安全有效地貸給小微企業群體,并不是光靠“有錢”就行的,你會發現,在這個市場中,“價格信號”往往是失靈的,而用戶體驗的等軟性因素卻起著決定性作用,套用一句老話,那就是“用錢能辦成的事兒,那還叫事兒么?”
其實,小微金融的真正競爭力,恰恰在貸款業務之外。金融,說到底,也是一種服務,沒什么神秘的,因此服務業的規律放在小微金融領域同樣適用,如果像餐飲業的“海底撈”那樣,用真誠和有價值的服務,來消除客戶的戒備心理,換取客戶的認同、信任,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才能達成真正的雙贏。
?
相關鏈接:
美對我國輪胎再發雙反調查 中國企業聯合抗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