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觀察者網供稿,刊載于7月17日美國《赫芬頓郵報》旗下的《世界郵報》(World Post)。以下為中文譯文。】
香港最有名的“探戈舞者”17年前乘坐英國皇家郵輪離開香港后,最近卷土重來翩翩起舞。
末代港督彭定康是跟中國吵架的老手,1997年放棄殖民統治把香港交還給中國前,每天都跟中國官員大打口水戰。他當年被諷與民主派跳最后探戈舞,有“探戈舞者”的綽號。
《赫芬頓郵報》網站刊載本文截圖
闊別多年,彭定康的探戈舞步似乎沒有生疏。適值香港面臨政治動蕩、反對派未能爭到心目中的普選便威脅“占領中環”時,彭定康男爵雖然離港后一直沒有多談港事,但也再戰江湖加入戰團。
彭定康日前撰文為香港的反對派助陣,抨擊中國領導人沒有思維“大躍進”去認識到,反對派的訴求其實不會危害國家福祉。他指中國貴為偉大國家與冒升強國,面對政治挑戰遠遠不及處理經濟事務般運籌帷幄。
他又斷言:“縱使中國反對,香港人最終將獲得要求的東西,因為自由總會勝利。”
《金融時報》最近也訪問過彭定康,他表示因為中國發表的《白皮書》指香港法官應該“愛國”,所以他禁不住要出聲。他更進一步指,如果《中英聯合聲明》採用今天北京使用的字眼,倫敦是不會簽署的。他說:“我們絕無可能簽署一紙聲明,內容表示聯合聲明其實只是宣言而已。”
英國與中國1984年簽署《聯合聲明》,協議香港歸還中國。用彭定康自己的講法,協議保證香港的生活方式按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口號保持50年不變。為保持香港繁榮安定,法治與各種自由均不變。
可是,彭定康談到十數萬港人為自由游行時,讓人以為“一國兩制”早已淪陷。他說:“他們要求有公平與開放的制度來選舉政府,并捍衛自由和法治,這些因素都是香港賴之成為那么特別、成功與真正自由的社會。”
彭定康所言跟真相差天共地。香港回歸中國17年,如常活躍,法治與自由俱存。港人在英治下可以自由做的事情,1997年后一切照做如儀。試舉一個細小但具意義的例子,就足以證明香港不是搖身變了中國的殖民地。雖然中國大陸禁制有點邪教色彩的法輪功,但它的信徒一直在特區自由公開活動。在繁忙的街頭,很難逃過法輪功唯恐人看不見的橫額標語。在港英年代,愛爾蘭共和軍連做夢也想不到可以如此走運!
說來諷刺,香港今天的政治爭論焦點為普選,但此議題在香港155年殖民歷史中,對末代港督及他前任27位總督而言,壓根兒就不是問題。彭定康及反對派今天裝模作樣,也掩蓋不了千真萬確的事實:到了要撤離香港前,英國才突然對民主感興趣。
華樂庭是港英時代的高官,八十年代初退休時為民政事務司,他一輩子見證了英國的虛偽(他于去年末過世)。他指英國姍姍來遲在港推行民主為“堂皇的假像”。華樂庭1985年在演說中道:“我難以相信官方突然出人意表熱衷于民主政治是出于誠意。那是因為在1951年至1981年我任公職的這30年間,‘民主’是個臟詞。當時的政府官員認定,民主政治會是最快及最能拖垮香港經濟的東西,并會破壞社會及政局安定。”
《聯合聲明》簽署了30周年,今天又給彭定康奉為圣典。但如果要在其中尋找片言只字談“普選”,肯定大失所望。就特區政府的領導層,協議只稱“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其余欠奉。換言之,倫敦當年是接受特區行政長官,將由類似揀選港督的手法來任命的。
彭定康出任港督,只由當年的首相馬卓安選出,然后由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任命。由他今天來猛烈抨擊中國不容許以民主方式選出他的繼任者,真的是大言不慚。
普選的提法,首先出現于由北京草擬的《基本法》。《基本法》第45條載有類似《聯合聲明》的字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但《基本法》向前更邁進:“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選產生的目標。”
請留意,如要“普選”此最終目標成事,《基本法》規定要遵從一些條件: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并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候選人。
香港歷史首次有普選機會,反對派非但不額手稱慶,又不同心合力制訂最早于2017年普選的方案,反而企圖不依章程便一步登天普選。試問究竟誰才是真正阻礙香港普選呢?彭定康鬧錯了對象。
彭定康再次大跳探戈舞,讓反對派更難重歸正途,按合法程序妥協出選舉行政長官的方法。彭定康當年眾多綽號中包括有“千古罪人”,香港真的可憐,直到今時今日還要受他的罪。
?
?
相關鏈接:
香港警方世界杯打擊賭球拘176人 投注額達7.5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