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各種“寶寶類”網絡理財產品,借助互聯網技術手段將客戶零散資金聚集起來開展理財活動,不僅滿足了廣大中低端人群對于小額、低風險、高流動性的理財需求,而且收益率明顯高于銀行存款,切實為普通居民提供了增加財產性收入的渠道。可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意義在于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手段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可獲得性,使得人人都有享受同等金融服務的權利,從而充分體現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普惠金融的精神。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網絡消費已經成為居民最重要的消費方式之一,對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消費的爆發式增長,催生并帶動了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快速增長。隨著移動互聯網支付技術的突破,中國零售業已經開始邁入線下實體店、線上網店、移動商務和社交媒體相互融合的全渠道營銷時代,逐步實現網絡與傳統零售渠道相互融合,將消費者在各種不同渠道的購物體驗無縫鏈接。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做到這點,其技術支撐就是大數據。通過對消費者的瀏覽內容、身份、社會圈子、瀏覽軌跡、消費偏好、歷史消費記錄等數據的積累、分析和挖掘,來實現線上金融服務與線下客戶需求的相互匹配,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精準營銷”的個性化服務功能,同時擴大、提升企業的市場影響力和銷售業績。
此外,網絡P2P借貸模式改變了銀行傳統信貸供給單一的格局,使原先難以獲得傳統金融服務支持的群體,如小微企業、個人客戶等,也可以較容易地得到信貸支持。未來一旦網絡虛擬信用卡正式推出運行,也將會進一步刺激消費信貸的發展。不過,消費信貸業務的難點在于如何控制信用風險。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P2P平臺跑路事件頻發并在今年上半年持續發酵,使互聯網金融在越來越多的人眼里成了風險策源地。然而,我們切莫夸大互聯網金融風險,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互聯網金融不但能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而且在金融行業核心的風險防范上比傳統金融具有更大優勢。因為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最主要形式就是信用的違約風險,所以,只要能夠快速甄別出金融交易對手的信用狀況,互聯網金融風險就會大大降低。恰好在這點上,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金融,更能借助大數據挖掘分析的優勢,深度挖掘金融交易對手的信用資源狀況。
當然,任何數據都是歷史數據,不能代替人的思維,而且互聯網也無法掌握借款人的資金流向,僅僅憑借過去的網上交易數據來判斷未來趨勢,這樣做的后果在于,一旦發生系統性風險,量化交易造成的危害將會極大。為此,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離不開外部監管的保駕護航。這就需要政府成為創造良好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的主體,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為中心,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為抓手,盡快在建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法制法規上取得重要突破。
總之,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推廣和普及,網絡消費將成為我國居民消費的主流方式,因而也就成為了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信息技術與金融創新業務的跨界融合發展,將對加快促進網絡消費,拉動內需、穩定就業、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
相關鏈接:
互聯網企業“向外走”正當其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