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政策好,社會上也都為我們捐助。但我們這個寨子是趕工期修起的,在當年年底就建好了。后來又說要按人頭每人貸款一萬二(千)才能住,我們沒有錢啊,所以村民都沒有住進去,”劉賢惠說,“到快要過年的時候,鎮上的人來鼓動我們住進新房子,說溫總理要來和我們一起過年,我們就住進去了。到最后這筆錢還是政府出了。可是我感覺,當時如果不是溫總理來過年,我們可能會一直住不進新房子。”
根據官方消息,2008年12月26日,“吉娜羌寨”全面竣工。村民們回憶,他們在溫總理到來前的幾天入住了這69棟新舍。而這時準備工作僅完成了第一步。一位北川縣政府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譚力很重視中央領導來視察,做方案、踩點,每次都對接待工作抓得很緊。
根據資料,2009年1月20日,市委書記譚力“深入貓兒石村,調研災后農房重建及受災群眾溫暖過冬工作,親切看望當地受災群眾”。而據村民介紹,當日譚力赴貓兒石村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在總理來訪前親自遴選“演員”。
王孝萬、劉賢惠是在災后結合的一對夫婦。劉的丈夫曾在地震中喪生,后來她和退休村干部王孝萬被撮合成了村里20對“重組新人”中的一對。這樣一個家庭,原本被擂鼓鎮政府定為接待溫總理的“第一家庭”,家里還被臨時配備了幾樣“道具”:一臺三匹的立式空調、一臺長虹牌電視機,以及一組用于展示羌繡的仿古風格木柜。但是最終,“第一家庭”的資格和部分家電并沒有被保住。
“那天,譚力和當時我們縣宣傳部楊黎明一起來了,”王孝萬說,“有很多人講他們,但我不知道他們什么關系。當時他們來了解了我家的情況,結果第二次楊黎明再來的時候,跟我說:‘書記的意思,要把你家給換下來。’事后聽人講,說是怕我在中央領導面前‘講真話’。我當時確實想反映房子的問題、市領導救災不力的問題來著。后來他們就換了一個家里有兩個老人的,比較老實的人家。”劉賢惠也回憶說,當時來家里“考察”的有譚力,也有縣宣傳部的人。
有北川政府人士向北青報記者糾正了村民的說法:“楊黎明當時在北川縣宣傳部掛職,本職崗位是在綿陽市禮賓局,也負責宣傳工作“。對于楊黎明和譚力的關系,綿陽當地多有傳聞。根據澎湃新聞的報道,譚力現任妻子曾是綿陽電視臺主持人,后來被調至市禮賓局,并在災后提拔為北川縣委領導之一,與楊黎明的履歷完全一致。該政府人士還向北青報記者透露:”楊(后來)跟譚力去海南了“。
最終,接待家庭被換成了村南面的王成益、李學春夫婦一家,這就是后來與溫總理一起吃“團年飯”的家庭。王成益告訴北青報記者:“溫總理來之前,也有人過來跟我交代,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
結果總理還沒來,擂鼓鎮接待辦的工作人員就忙著要搬走此前曾給劉賢惠家迎接總理所配備的家電。二女兒王成淑不干了:“說搬來就搬來,說搬走就搬走?”結果在力爭之下留住了電視和空調。而今,這臺電視機就擺放在二樓客廳——在一大片因漏雨形成霉黑痕跡的屋頂下面。
1月24日,當年的臘月二十九,溫總理來到吉娜羌寨了。他先與王成益一家共進團年飯,聽到他回答說:“我們(對生活)很滿意!”隨后在姜久發家參觀羌族特色產品,最后去篝火廣場上和村民們一起歡慶佳節,感受到了這個重建村落欣欣向榮的景象。王孝萬描述,說當日寨里張燈結彩,形式“搞得好兇”;他還記得,當天拉來用作烤全羊的碳就有幾噸。
劉賢惠回憶:“這就是演了一出戲嘛。譚力讓總理來看到我們災民過得巴巴適適的,很幸福,實際上就是個面子。”
領導走后
2009年3月底,譚力履新升遷,而在這之后,王孝萬、劉賢惠一家先后接待了多位中央領導,再無人來取消他們的接待資格。
在譚力調任海南之前,王孝萬還有過一次見到譚力陪同領導來訪問的經歷。當日,譚力陪同該領導在王家參觀,連同眾多媒體記者在內擠滿了幾間屋子。當時的客廳里,電視機上方的天花板還沒被漏雨弄得一片花。這時候,王孝萬和譚力還有其他人站在了二樓的露臺上,兩人合了影。但在宣傳材料中的影像之外,王孝萬還回憶起了當時譚力和他的一句對話。
“當時他指著我家露臺有點破損的墻,說:‘你要把這里修一修,以后你這兒會經常接待中央領導,這樣的形象不太好嘛。’我就記得他說這個了,他確實是很注重面子的。”王孝萬說。這之后,王孝萬沒有修這個面子,譚力也調任海南去做宣傳部長了。
破損沒有修復,同時屋頂漏雨形成的斑痕卻越來越大。但除此之外,“吉娜羌寨”里的后遺癥還有一件。
“溫總理一走,天然氣就不通嘍。”村民楊繼梅說,“長時間不通氣,再加上本身質量不好,所以和燒天然氣配套的工具都壞了——我們自己兩千塊錢買的熱水器、抽油煙機、灶,都重新換掉了。我覺得就是為了讓中央領導看,才把天然氣給修通的。”
根據王成淑的記憶,自從“吉娜羌寨”的村舍竣工以來,天然氣管線運行完好;而到了2009年6月,管線被漲起來的洪水沖斷了,之后就再沒有人提起修復管線事宜。“去年,曾經有人讓每家交四千塊上戶錢,沒有人交,所以天然氣就這樣廢掉了。”她說。目前,羌寨的村民們用的是罐裝液化氣,而標有“北川中民燃氣”的管線設施,由于多年廢棄已積滿灰塵。
“我們這個寨子成了接待領導的面子工程。個別干部稀里糊涂地搞工作,沒有盡心盡職。”王孝萬說。
“面子”背后
2009年3月,主持綿陽災后重建工作8個月后,譚力因政績突出獲得交流提拔的機會,徹底扭轉了地震初期造成的不良影響,空降至海南省任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這是他繼1998年6月到2001年3月任成都市委宣傳部長之后,再一次主抓地方宣傳工作。
“譚力在災后重建工作中還是做了努力,他推動了行政區劃調整,同時宣傳工作也做得很到位,得到了上級的賞識。”一位綿陽官場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
雖已履新,但農房建設、發展鄉村旅游,仍然作為他的一個成功經驗在海南推廣。升任后不久的2009年5月13日,在三亞田獨鎮、鳳凰鎮考察文明生態村時,譚力提到“要做到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是文明生態村深化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方向”。他還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成立農家鄉村旅游推廣聯盟。而這,正是此前在“吉娜羌寨”所應用的一套發展模式。
只是,這套模式如今在“吉娜羌寨”已然步入困境。在《綿陽日報》2009年初的報道里,這個新村寨“羌族風情十分濃郁,這為失去土地的農民找到了一條發展旅游業的新路子”。而在日前北青報記者探訪期間,“吉娜羌寨”里的飯店、商店都門可羅雀,整個景區中的游客僅寥寥數人。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新北川縣城的“北川巴拿恰(商業街)”,關張的店鋪比比皆是。
據負責“吉娜羌寨”旅游工作的村領導介紹,此前辦得紅紅火火的旅游合作社,如今已倒閉;政府正在將當初村民們入的股份兌現,同時在尋求資源重組。
北青報記者采訪時,王成益正坐在空蕩蕩的農家樂飯館門前打牌消磨時間,后面掛著那次他與總理的合影。而曾被媒體作為災后成功典型大肆報道的劉賢惠、王成淑母女經營的農家樂,如今也已關門。現在的劉賢惠靠給其他鄉鎮的家庭帶孩子所掙的每月一千元工資過生活。
與此同時,“吉娜羌寨”的締造者和鄉村旅游的倡導者也沒能在海南官場走得更遠。2014年7月8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譚力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他在地震災后迅速重建起的面子和聲譽,最終和海南省政府網站的“領導介紹”一欄中的名字被一同抹去。
(村民劉士成、楊繼梅為化名)
?
相關鏈接
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長譚力嚴重違紀違法被免職
海南副省長譚力接受調查
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長譚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海南副省長譚力舊照 曾因汶川地震微笑照引爭議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