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珠海7月26日電(記者陶葉)廣州市長回應反腐、惠州市長回應粵第二梯隊、深圳副市長回應天價停車費、東莞書記回應東莞掃黃、佛山書記回應廣佛同城、珠海市長回應“叫停自貿區”申請等問題。日前,關于南粵廣東熱點新聞不斷吸引全國網友的目光,這讓這次采訪活動“粵來粵好――2014年網絡名人看廣東”備受關注。
記者了解到,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廣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主辦的“粵來粵好――2014年網絡名人看廣東”活動,邀請30名網絡名人和中央媒體以及地方媒體組成的采訪團在4天時間里先后奔赴廣州、惠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等地,實地走訪廣東省重大項目,了解建設運營情況,親身感受改革推動發展下廣東新面貌。25日,隨著采訪團到達此次活動的最后一站珠海,活動進入尾聲。
借力“大V”還原廣東發展新面貌
在這次活動中,參觀廣東的涉環保類重大項目是重點。這些環保項目的發展,也體現了廣東重大項目發展的成果。
在參觀完大亞灣核電站項目后,網絡“大v”點子正發微博說,“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商用核電站。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核電站,工作人員一路隨行,從惠州到深圳,沿大亞灣檢測數據一直未變。不再談核色變,如何運用微博核聚變的傳播力,對政府和企業都是一個新課題。”
在7月22日下午參觀完廣州市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后,網絡名人司馬南很驚奇地告訴記者,“沒想到這么先進!有害氣體能夠被處理掉,剩余的渣滓還可以做修路材料,如果廣州甚至全國都大力發展垃圾焚燒廠的話,那么我們垃圾圍城就會大大減少。”
網絡名人袁小靚在參觀完熱力廠后發微博說:“廣州第一資源熱力電廠,日處理垃圾能力2000噸,垃圾被由熱能轉化為電能。五年前這里的居民也走上街頭反對建造垃圾焚燒廠,后來因垃圾無處處理,居民開始‘反臭’。如今,垃圾填埋場像公園,處理后的水池里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魚。”
袁小靚對記者表示,廣東有很多的先進技術,但之前都還不知道,“我這次來想達到的目的就是學習,如果我了解了,那些認識上的誤區也就打開了。”
網絡名人畫山論見說,之前是談化色變,但大亞灣石化區旁邊紅樹林公園已成白鷺棲息地,環境安全沒得說。這打消了我們對石化核電這些敏感詞的顧慮。
資料顯示,今年廣東安排省重點項目285項、子項目836個,年度計劃投資4500億元,截至5月份,廣東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78億元。新開工項目57個,建成投產項目2個,獲國家批準建設項目2個。
活動主辦方表示,“我們請‘大v’們來體驗和了解,對這些環保類大項目給予客觀公正科學的評價,借力“大v”強大的粉絲效應傳播出去,就是想讓廣大網友了解廣東,認識廣東,支持廣東的發展。”全程參與活動的網絡名人“畫山論見”告訴記者,“‘粵來粵好’廣東行不僅為名人提供了管窺廣東的視角,而且也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再認識切片,這個切片就是廣東工業發展中的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的內涵。如果我們把“粵來粵好”廣東行活動比作多棱鏡,那么其工業發展的‘兩型’內涵就是一中一個精彩立面。相信隨著更多媒體行活動的深入開展,多面而精彩的廣東將陸續呈現。”目前,話題#粵來粵好#已成為網絡熱詞,僅新浪微博平臺,涉該話題微博成為熱門微博,點擊量已達3800多萬次。
官員坦誠贏得“大V”點贊
“一開始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感到委屈和生氣,但是支持媒體對東莞的監督,也感謝央視的監督,東莞已經進行了整改,之后凈化社會風氣和環境的力度會更大。”24日,面對網絡“大V”們提出的非常尖銳的關于東莞涉黃的問題,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說。“不知道一個地方有社會陰暗面是不可能的。但像央視曝光的有組織有表演性的我也沒想到,我也沒去看過。但知道不去打就是形式主義了!所以要徹底打破保護傘的利益鏈。”
官員真誠、坦然地態度讓“大v”們紛紛點贊,知名時評人,在新浪微博上擁有156萬粉絲的石述思在微博上寫到,東莞書記徐建華談到央視2月9日的曝光,出人意料地真誠坦率,沒有打官腔,回答得挺實在。”
中國青年報評論員曹林在當天的微博中寫到,東莞書籍回答的時候非常坦承,甚至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
22日,在采訪團與廣州市市長陳建華的采訪交流中,網絡名人司馬南問了當下非常敏感的官員腐敗問題。司馬南表示,這個問題可能比較敏感,陳建華可以選擇不回答,但是陳建華坦然以對,主動提及了之前接受調查的書記萬慶良,并表示廣州市委、市政府堅決維護中央和省委的決定,堅持“有腐必反”,現在的這個領導集體充滿了戰斗力和號召力,一切工作全面正常。
在采訪團的日程安排中,“大V”們每天都有跟市領導班子接觸、提問的環節,這也是此次采訪團活動中最獨特的一個環節,這些官員的坦誠以待,引發網絡名人頻頻點贊,同時也引來眾多網民跟帖頂贊。網絡名人賓語的微博關于大v們試穿核輻射防護服的消息引發了30多萬的關注。
“網絡名人+網絡媒體” 整合自媒體資源新嘗試
記者了解到,這次活動是廣東首次通過“網絡名人+網絡媒體”的組合方式邀請網絡名人看廣東,結集全國知名網絡“意見領袖”、中央到地方各主流網絡媒體及傳統媒體之力,揭秘廣東大力推進深化改革以來重大項目的建設運營情況,以及新一輪深化改革進程下廣東縱深發展的真實程度,是廣東一次新的嘗試。
石述思告訴記者,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傳統的傳播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新媒體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會形成一個自媒體傳播模式,如果你的交流能得到有效傳播,就會擁有大量的粉絲,傳播效果會更好。“廣東無論是在踐行價值觀,還是在經濟發展上都有標志性的意義,而這次活動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結合,做了一個新的嘗試,讓傳播更加到位。通過這次活動,我希望廣東這樣以改革開放為標志的地區能夠在中國這么一個關鍵的時期為我們提供一些實踐上一些好的經驗。”
活動主辦方負責人說,這次活動是廣東在全媒體環境下,解放思想,陽光行政,充分運用新媒體資源進行傳播策略轉型的一次嘗試。從傳播效果上來看,為廣東省重大項目建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也成功地樹立了廣東的正面形象。“組織這樣的活動,同時也是讓網絡名人有更多地機會走進政府、走進基層,在更多深入了解廣東的基礎上,在網絡空間更好地傳播正能量。”
?
相關鏈接:
網絡大V董良杰獲釋 曾編造自來水避孕藥等假信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