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河南遭63年最重“夏旱” 村民抓鬮排號取水
康莊村里唯一的一口井內已經見底
大山深處,開著農用車在排隊等待接水的村民
放暑假的康家姐妹倆在村里已經見底的井底內,義務為排隊打水的村民舀水
河南遭遇63年來最嚴重的“夏旱”,全省多地供水告急,而“干渴”最嚴重的是平頂山。取水不怕難,用水很節約,地處大山深處的汝州市大峪鎮邢窯村村民們在罕見旱情面前,不屈不撓,成為全省抗旱大軍的一個縮影。
每個人抓鬮排號取水
“40多年了,老井從未見過底,現在卻根本打不上來水!這從我記事以來還是頭一次。”昨日下午,在距離汝州市大峪鎮10多公里的邢窯村,村支書邢建功感慨地說。如今,這個以曾經成功舉辦杏花節而遠近聞名的村莊,正在飽受嚴重干旱缺水的困擾。
邢窯村是由9個自然村組成的村莊,一共930多口人。在楊臺村一個洼地里,邢建功指著一口井顯得很傷感,“這口井是1971年打的,從未像這樣,如今里面結滿了蜘蛛網”。
邢建功介紹,村里地勢崎嶇,交通不便,連年干旱,全村12口常年吃水的井都干枯了,目前僅留下康莊自然村的一口井。“缺水好幾個月了,需要人下井去,用瓢一下一下地舀水。”康莊村民邢榮表示,井里出水慢,舀滿兩桶水要半小時,村民們都是24小時排隊取水。
邢榮說,干旱最嚴重時,井口兩邊擺滿了水桶,后來村民商量,每個人抓鬮排號取水。
沿崎嶇山路去山洼拉水
水源越來愈少了。村民們不約而同地趕往10多公里外的鎮政府。
由于路途遙遠,崎嶇不平,拉水不易,但由于水源的枯竭,村民們還是像趕集一樣奔向那里。時間久了,鎮政府附近的井水也出現了減少,還是得排隊。
許多村民為了多拉水,都咬緊牙根花幾千塊錢買了一輛機動三輪車。
“當然也不是所有村民都往鎮上拉水。”54歲的村民王秋稱,去年7月上旬,經過勘探,汝州市委市政府籌資10多萬元在大山深處的山洼處打了一口130多米的井。“井水冒出來的那一刻,很多村民都掉淚了。”
昨日下午,沿著彎曲狹窄的山路,鄭州晚報記者隨同拉水的村民們一塊兒下到了兩公里外的山洼處。路面碎石堆積,時高時低,坡度陡峭,村民們駕駛的機動三輪車車身歪歪扭扭,令人捏了一把汗,但是村民們則是滿臉笑容,“有水吃了,比啥都高興”。
洗臉水會重復利用幾次
邢窯整個村子里存在著“水貴如油”的說法。50多歲的村民張祥說:“早晨洗臉時,只倒一點點水。”張祥說,洗把臉之后的臟水,會用來洗衣服。洗過衣服的水如果未用洗衣粉,就會喂豬飲牛。
據了解,大峪鎮今年以來一直沒有下過一場透雨,夏季小麥嚴重減產,如今還有多村的玉米沒能種上,種上的也因嚴重干旱幾乎枯死。據鎮農業中心統計:全鎮吃水困難戶已達4400戶。
“為了給吃水困難的群眾供水,灑水車都用上了。”大峪鎮水利站站長張曉偉說,鎮上一方面為各村免費分發了100多個鐵皮桶,方便群眾拉水;另一方面積極協調高速公路項目部拉水車為黃窯、大泉等因高速公路建設交通不便的村送水。
張曉偉表示,目前,鎮上正在協調施工,一條由水井通往邢窯的“生命之水”工程將于近期完工,屆時村民們家家戶戶都可以吃上自來水。
汝州全市正積極應對旱情
取水很艱難,買水很昂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汝州市嚴重缺水呢?昨日下午,汝州市水利局負責人告訴鄭州晚報記者,汝州市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655毫米。全市26座中小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已有2座無水可放,23座小型水庫大部分干枯。該市最大的河流北汝河已斷流。
7月28日下午,當地政府召開了汝州市抗旱保秋緊急工作會議,對全市抗旱保秋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
相關鏈接:
河南高考替考案相關人員被處理 招辦主任被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