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元良剝了一顆龍眼喂給奶奶。
海口網7月31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鐘元韜攝影報道)2014年7月,剛剛參加完高考的海口瓊山中學學生陳元良取得了697分(文科)的好成績,然而在填報志愿時,身不由己的陳元良卻有諸多要考慮的因素。“首先要看專業(yè)的就業(yè)面廣不廣,其次學校所在的城市消費不能太高,廣州、上海我是不考慮了,還有就是學費不能太高。”陳元良說,如果不考慮這些因素,自己能夠選擇更好的學校和專業(yè)。
兒子考上大學母親喜憂參半
終于在7月29日,來自云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寄到了海口東山鎮(zhèn)東蒼村的陳元良家中。接過通知書的一刻,陳元良難掩心中喜悅,“哈哈哈”地笑出聲來,把錄取通知書捧在手上看了又看。然而坐在一旁陳元良母親的心情可以用喜憂參半來形容,“高興自然是高興的,但是現在家里沒有經濟來源,全家就靠低保生活,哪有錢供他去讀書啊。”陳母告訴記者,6年前丈夫在外打工時發(fā)生意外離世,就這樣丟下近80歲的老母和3個子女。“元良是最小的兒子,當時剛上初中,兩個姐姐也在讀書,丈夫突然離世給我的打擊很大,家里又還有很多農活要做,就讓二女兒回家?guī)兔Γl知二女兒一忙就是一個學期,就也沒有回去上學了。”陳母對此感到很愧疚卻又有著深深的無奈,“二女兒現在在海口的餐廳當服務員,雖然每月只有一千多元的收入,但是還時常寄錢回家。”
陳母:希望子女早日獨立
陳母今年50歲,但滿臉憔悴,走路也有些蹣跚,采訪時,陳母偷偷告訴記者,自己已經確診患有肝炎,但是一直不敢告訴孩子們,“我怕他們知道了會擔心我,沒心讀書。”陳母說,因為肝炎和胃病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時常強忍著胃疼在烈日下干農活,如今家里僅有的一畝稻田也無力耕種,“生病了沒有力氣用抽水機就當街攔下路人幫我抽水,本想種些辣椒和青菜來補貼家用但也有心無力,每天夜里躺在床上的時候就為兒女的學費發(fā)愁,眼淚止不住的流。”現在陳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女都能早日獨立。
曾多次想輟學打工
自從父親去世后,元良的奶奶傷心過度變得神志不清,記者見到老人時,老人眼睛已經哭瞎了,坐在床上不停地喃喃自語,說著說著又留下眼淚,陳母見狀不由得也哭了起來,此時元良立刻剝了一顆龍眼喂給奶奶。“奶奶今年已經85歲了,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媽媽照顧,我有時候真想立刻出去打工賺錢,不要讀書了,但是每次表露出這種想法的時候,我媽和班主任都不同意,堅持讓我繼續(xù)學業(yè)。”元良告訴記者,高三時有一次需要600多元購買教輔資料,雖然知道家里沒錢,但是還是硬著頭皮問母親要。“當時就看著我媽很為難,問我能不能緩幾天,我知道我媽又要出去借錢了。”
“快開學了,我要趕緊掙去學校的路費”
上高中時,每個星期陳母都會給元良100元的生活費,但是從小懂事的元良省吃儉用每個星期都把剩余的錢存下來,他說:“存兩個星期的錢就夠第三個星期花了。”在高考結束后,元良立刻就到海口當服務員、發(fā)傳單,沒有住所他就在這個朋友家借宿兩天,那個親戚家借宿兩天,雖然掙得不多但至少沒給家里造成負擔。臺風過后,家里的稻苗被水淹壞,元良又趕回家中幫助母親重新搶種。“現在稻谷種完了,過不久也快開學了,這兩天我要趕緊去海口或者定安打工,掙去學校的路費。”
元良告訴記者,大姐也還在上大學,每月仍需家里負擔一定的生活費用,自己實在不愿意讓母親操心,一定會努力學習拿到獎學金來減輕家里的負擔。同時,元良希望借助海口網的平臺,對曾經幫助鼓勵過他的鄰居、老師們表示感謝,“如果沒有大家的幫助,我今天就考不上大學,今后一定會好好回報幫助過我的人。”如果您愿意幫助這個野草般頑強的孩子,可以撥打海口網熱線電話:0898-66822333 ,我們將為您傳遞這份愛心。
?
相關鏈接:
海口網開通"愛心助學賬戶" 接受社會捐款圓寒門學子夢?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