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一份愛、一間屋、一個家”,這兩天流傳在我省各個民間公益組織微信群里的這個眾籌重建口號,吸引了眾多公益人士的眼球。這是廣東省雛鷹助學促進會攜手我省“紫貝儂家”公益團隊開展的救災活動,也是我省首個眾籌災區重建項目。一種新鮮的援助模式開始生根發芽,也讓愛心落地生根。
為貧困女孩重建家園
“沒想到有那么多人伸出援手,在這么短時間就幫我們重建家園!”17歲的符春霞說這話時,雙眼噙著淚水,一度哽咽。8月1日,由上述兩個公益組織聯手開展的眾籌救災重建的“筑巢計劃”首個項目就落戶翁田鎮南嶺村,為符春霞重建家園。
今年中考符春霞取得了720分的好成績,順利被文昌中學錄取。然而,無情的臺風摧毀了她家的房子。看著父母和弟弟妹妹只能暫居臨時帳篷里,她心中百感交集:家都沒有了,還能安心去上學么?
廣東省雛鷹助學促進會在走訪翁田鎮的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符春霞一家的情況,并經多方確認核實后,決定為這個困難家庭送出一份愛心。
于是,該會聯合多家公益組織和文昌本地志愿者及企業家力量的公益小組“紫貝儂家”宣告成立。
公開募集房屋建筑材料
7月28日,小組公開向社會募集建筑材料。小組副組長陳仕楫是文昌市本地企業家,他通過自己的人脈關系在眾籌公布當天就完成了鋼筋、油漆和瓷磚物資的籌集工作;小組成員邢俊廣是文昌當地一支施工隊伍的負責人,他依靠自己帶隊開發房地產的經驗,完成了新房的圖紙設計和建造預算。
“小組成員里有捐幾百元的,有捐幾千元的,也有自費購買建材運輸過來的,借助公益組織網聚救助的力量,細微的愛心就這樣一點一滴地匯聚起來,這也就達到了眾籌的目的。”廣東省雛鷹助學促進會負責人周天華說。
據介紹,整個房屋重建工程的預算在12萬元左右,短短數天時間內已籌集到絕大部分建材,但仍有價值1萬元的紅磚費用以及3萬元的建筑工人費用等缺口有待努力彌補。整個工程預計在30天內完成,爭取在符春霞開學前能夠入住新屋。
眾籌有賴多方配合
由于目前主要依靠幾十位小組成員的個人人脈關系去聯系實物募集,因此難免存在對愛心眾籌能否長期發展的質疑。對此,小組秘書長伍佩玉提出:“一開始我們就確定了對外實行實物募集的方式,如果直接募集資金,擔心公眾對這個項目產生質疑,使公益愛心變了味。”
“地方政府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是最有用的助力。”周天華認為,當地政府部門在本地資源、組織規劃上有優勢,民間組織在物資集合的效率和分配上更加快速,二者各取所長,互補其短,有利于災后各項恢復工作的開展。
目前,文昌市民政局表示對“紫貝儂家”大力支持,已開辟了綠色注冊通道,并加快注冊審批流程,使其盡快注冊成合法的民間組織。
?
相關鏈接:
海南文昌災民酷暑中盼救助 急需油氈和帳篷重建家園
海口市婦聯為三江鎮茄苪村送物資 幫其重建家園
海口北港村村支書蔣候吉:重建家園有愛相伴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