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5日電當李克強深一腳淺一腳地步行五公里多,來到受災最嚴重的魯甸縣龍泉村,這已是他就任總理短短1年零5個月來,第二次急緊奔赴地震災區(qū)。這一次,他看起來一樣的沉痛卻不失堅定。透過李克強24小時震區(qū)奔波的足跡,也讓中國總理的救災思路愈加清晰。
8月3日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fā)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級不算大,卻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截至8月5日14:30,“8?03”地震共造成昭通市398人死亡,12人失蹤,1927人受傷;曲靖會澤12人死亡。昭通市需轉移安置216235人。
地震過后,習近平和李克強第一時間指示國家減災委秘書長、民政部副部長姜力率有關部門組成的國務院工作組趕赴地震災區(qū)慰問災區(qū)群眾,指導救災工作。
飛機起飛后,李克強立即召開會議,聽取災情匯報,研究部署救災工作。
李克強指出,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抓住災后黃金救援時間,爭取在48小時內挨村進戶,抓住一切可能把傷亡減少到最低,不到最后時刻絕不輕言放棄。
這場“空中辦公會”快結束時,李克強還叮囑大家用好機上電話,抓緊與地面聯(lián)系落實。飛機一著陸,李克強片刻不息乘車趕往災區(qū)。
4日12時40分,李克強抵達此次魯甸地震災區(qū)震中龍頭山鎮(zhèn)。看到進震中的道路正在搶修,李克強立刻下車,沿著旁邊一條坑洼小道徒步5公里多來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龍泉村。
??? 8月4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云南魯甸地震受災最為嚴重的龍頭山鎮(zhèn)龍泉村,察看地震搜救現場。他對正在緊張搜救的官兵說,我來看望大家,但你們不要停下手里的活,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異常寶貴,希望大家緊緊抓住黃金救援時間,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中新社記者劉震 攝 ??? 4日,李克強總理來到云南魯甸地震震中龍頭山鎮(zhèn)考察災情,在察看廢墟上的救援情況時,幾名戰(zhàn)士抬著剛獲救的傷員走出,李克強主動讓道,并抬起手臂護送隊伍離開。考察中,李克強多次遇到搶救傷員的隊伍,他都主動招呼隨行人員讓道保證救援順利進行。中新社記者劉震 攝路上,他不時停下腳步,與路旁受災群眾交談,詢問家里人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地方住。行至小寨河邊,李克強路遇一位頭上纏著紗布的老大爺,他主動上去扶住老大爺的手臂,詢問傷情如何。他還指著村口方向對老大爺說:“醫(yī)療車就在那邊,要防止傷口感染。”
途中不時有官兵和醫(yī)療隊員抬著傷員匆匆經過,李克強停下來,一邊側過身子給傷員讓道一邊說,讓他們抓緊救治,叮囑救援人員要抓住災后72小時救援黃金時間。
“人是最寶貴的”,李克強說,“要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4日14點25分,在泥濘跋涉數公里后,李克強一行抵達龍泉村的前線指揮部,在召開現場協(xié)調會之前,他提議全體起立,為此次地震中的遇難者默哀。在隨后的協(xié)調會上,李克強三次稱贊魯甸縣領導敢于直言不諱地提出救災存在缺水短糧和帳篷緊缺的困難。
??? 4日下午,李克強在云南魯甸地震震中龍頭山鎮(zhèn)察看災情,指揮抗震救災,并在現場主持召開協(xié)調會,解決救災中遇到的問題。會前他提議全體起立,為此次地震中的遇難者默哀。中新網記者劉震 攝 ??? 8月4日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魯甸縣民政局,走進庫房察看救災物資的儲備、配發(fā)等情況。 中新社發(fā) 劉震 攝4日下午,李克強來到云南魯甸地震震中龍頭山鎮(zhèn)的醫(yī)療救助點,看望受傷正在接受救治的群眾。
4日20時許,李克強來到設立在魯甸縣民政局的地震受災物資儲備發(fā)放點,繼續(xù)他在災區(qū)的考察。
5日早上6點左右,李克強到魯甸縣人民醫(yī)院看望正在此接受救治的地震受傷群眾,慰問醫(yī)務工作者。李克強走到病床前,邊詢問傷員的傷情,邊鼓勵他們一定要堅強,要有信心。李克強對地震傷員說:你們安心養(yǎng)傷,住院救治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一直到你們健康出院。
之后,李克強對媒體強調,政府正采取一切措施,擔起應擔的責任,搶險救災,不留遺憾。他也感謝記者在震區(qū)的報道,不僅向外界傳達了當地民眾有信心有力量戰(zhàn)勝災害,也向世界表明中國完全有能力戰(zhàn)勝災難,重建家園。
就像去年4月,在蘆山地震救災中一樣,在這次從4日早上至今的24小時救災奔波中,“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是李克強反復強調的關鍵和始終堅守的信念,而這份信念則早已深深地扎根在他的足跡當中。(作者羅彬)
?
?
相關鏈接:
李克強贊災區(qū)志愿者:齊心協(xié)力定能取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