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當地時間2014年8月2日,感染埃博拉的美國醫生肯特·布蘭特利乘坐特制飛機從利比里亞飛抵美國,并被送往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醫院進行隔離治療。
據香港《文匯報》6日報道,在西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兩名美國醫護人員接受一種仍處于實驗階段的血清后,病情出現好轉,為研發針對埃博拉疫情的藥物帶來曙光。
據報道,新藥被稱作“ZMapp”,是混合了多種單株抗體的“雞尾酒”藥物,由圣迭戈一家生物藥企業聯同其他藥廠、美國政府和加拿大衛生部門研發。
這種藥物可透過特制的蛋白質阻止埃博拉病毒入侵新細胞,并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來對抗病毒,此前曾經在實驗中治愈感染埃博拉的猴子,但從未在人類身上試用。
實驗階段 染病護士抵美治療
該藥廠表示,“ZMapp”在今年1月被選為候選藥物,但數量非常少,正與有關政府機構合作盡快增加產量。美國官員早前表示,會加快研發埃博拉疫苗的速度,計劃下月開始進行人體測試,初期實驗取樣規模約20人,若一切順利,最快明年開始有限度供應。
美方早前曾把3瓶“ZMapp”送往利比里亞,用于治療在當地感染埃博拉的美國醫生布蘭特利及護士懷特博爾。布蘭特利接受新藥后一小時內,病情迅速好轉,呼吸變回暢通、皮疹漸退,第二天更能自行洗澡,有醫生形容為“奇跡”。布蘭特利日前返美接受治療時,還能自行下車步入醫院。
同樣接受新藥的懷特博爾,前晚乘坐設有隔離設施的專機離開利比里亞,5日返抵美國,入住布蘭特利留醫的亞特蘭大醫院隔離治療。懷特博爾的兒子透露,母親病情稍為好轉,可以吃流質食物,家人有信心她能康復,繼續幫助病人。
對于研發埃博拉藥物或有突破,專家們都審慎樂觀,稱暫時仍未能確定兩人病情好轉是否因為藥物有效。懷特博爾所屬義工團體的總裁約翰遜指出,病情時好時壞是埃博拉特征之一,認為有必要多觀察幾日,但仍然對出現該新藥感到欣慰。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教授威蒂則認為,幾內亞的疫情已經見頂,預料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疫情亦已接近高峰,未來相信會開始回落。
今次西非埃博拉疫情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自年初爆發至今已造成887人死亡,其中尼日利亞再出現3宗新個案,正隔離檢驗。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分別調派數百軍警到疫區協助檢疫和維持秩序,利比里亞下令所有患者遺體要強制火化。
相關鏈接:
海口密切關注埃博拉疫情 提醒:市民赴非洲應做好防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