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根據這十條《暫行規定》,微信等即時通信將實行“后臺實名制”,此外,未經批準的公眾賬號不得發布、轉載時政類新聞。業界將這一新規定稱為“微信十條”。昨天,網信辦副主任彭波表示,下半年網信辦將大力推動政務微信的力度,通過下文件、下指標等形式,全面推動政務微信公共賬號的設立。
8月8日,國家網信辦召開了“積極運用即時通信工具服務社會” 的座談會。會議邀請了地方網信辦、政務公號代表、傳統媒體公號代表、即時通信工具企業負責人以及自媒體公號代表等參加,就即時通信工具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此同時就新發布的“微信十條”做了進一步解讀。
全面推動政務微信公共賬號的設立
相對于微博等網絡平臺來講,即時通信工具平臺上的謠言危害要更大一些。彭波指出,由于微博是個公開的環境,有造謠的人,也有辟謠的人。大家在開放的環境下,對于謠言有著平衡的力量,有輿論場凈化的功能。
“然而,對于即時通信工具平臺來說,它是一個封閉的環境,謠言是在一個封閉的圈子里傳播,即使有辟謠的信息也很難有效的傳播出去。”彭波表示,在像微博這樣的開放環境中,由于彼此不相識,用戶對信息的信任度是有限的。而像微信一類的朋友圈,是熟人的圈子,有很強的可信度,在這種環境中的謠言很容易被人接受。對于這個角度來說,謠言的危害更大。
因此,我們如何在即時通信工具服務中間建立一種強有力的辟謠機制,這是個重大的課題,在落實新規時,這個課題必須要“破”。同樣的,如何讓謠言在及時通信工具中減少傳播,也是重要的課題。
彭波指出,目前,中國的政務微博的公共賬號已經達到了25萬,而政務微信公共賬號僅有6千。下半年網信辦將大力推動政務微信的力度,通過下文件、下指標等形式,全面推動政務微信公共賬號的設立。
“微信十條”打擊、限制互聯網企業的說法屬無稽之談
過去二十年互聯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互聯網在世界的地位僅次于美國。雖然在核心技術掌握方面我們還存在差距,但在互聯網的應用層面,中國已然超過美國。
據彭波介紹,政府一直支持即時通信工具平臺的發展,希望它能夠做大做強,這也是出于國家戰略的考慮。有輿論認為新規定是在打擊、限制互聯網企業,這是無稽之談。多年來,互聯網企業能得到迅速的發展,靠的就是國家、民族的意志。
“國家大力支持民族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也是站在了全球競爭格局的高度。”彭波表示,“可以說,中國在國際互聯網中的地位,與我們擁有多少互聯網企業成正比。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與互聯網產業是否強大息息相關。”
彭波表示,互聯網產業會提升中國經濟的品質,會提升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能力,也是中國經濟轉型換代最本質的要素。
他還指出,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一定是要形成自己的陣營,這也是中國夢的在互聯網行業的體現。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關乎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政府堅定支持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向國際。可以說,中國互聯網已進入2.0時代。
“關于本次出臺《規定》的背景及更多詳細內容,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彭波,將在本周日晚21:55做客央視《對話》節目,進行獨家解讀。”
?
相關鏈接:
網信辦:非新聞公眾號禁發時政新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