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連前臺都沒有的“小微企業”,現在卻成為抗擊埃博拉的救命稻草。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Mapp)已經搶占了媒體的頭條。
上周末,《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探訪了這家位于美國西部的企業。一名戴著手套的科學家從神秘實驗室中走出和本報記者握手。但他不愿多談公司的研發進展。
Mapp研發的藥物剛剛挽救了兩名在非感染埃博拉的美國醫護人員,但其仍處于實驗階段,安全性依然沒有完全得到認定。
埃博拉狙擊者
世界衛生組織8日拉響埃博拉疫情“全球警報”。
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西非地區埃博拉疫情“嚴重且反常”,是近40年來這類疫情最復雜的一次暴發。
據世衛組織統計,截至8月6日,西非地區累計出現埃博拉出血熱確診和疑似病例1779例,其中961例死亡。
而當兩名美國醫療援助人員因感染埃博拉病毒命懸一線時,三支名為“ZMapp”的冷凍藥劑從美國飛抵利比里亞,使用藥劑后兩位患者病情好轉。
其中一位患者肯特·布蘭特利認定自己肯定“扛不過去”,已向妻子做了最后的道別。但是患者所在的撒瑪利亞救援會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個科學家提出救援請求,最終獲得了這三支從未在人體上進行過試驗的藥劑。
用藥一個小時后,布蘭特利呼吸變得順暢,身上皮疹漸漸消退。在場醫生用“奇跡”形容這一變化。另外一位患者在注射第一劑“ZMapp”治療后并沒有改觀,但第二次接受治療后也有了明顯的好轉。
在埃博拉肆虐已造成近千人死亡的西非,上述場景簡直如一部典型美國大片那樣激動人心,即使這種被稱為“秘密血清”的“ZMapp”依然籠罩在若干謎團中。
日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造訪了“ZMapp”的制造公司Mapp。
在美國加州圣迭戈科技園區的一棟二層樓房里,外墻皆是黑色玻璃門窗的Mapp只占據了一樓的一小間。旁邊許多這樣的單元門口還貼著“FOR RENT”(招租)的字樣。
就是這個連前臺都沒有的九人小公司,現在是全球埃博拉患者的希望。
Mapp看上去和這附近所有最普通的生物制藥公司沒什么兩樣,從里間實驗室到外面大門之間只隔了一個擺滿雜物的小房間。
在全世界都將目光投向這種新型藥品時,Mapp公司氣氛顯得十分平靜。“真是想不到我們現在被放到了聚光燈下。”Mapp的一個科學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Mapp在2003年由拉里·塞特林和凱文·威利創辦,從在霍普金斯大學起,兩人就一直嘗試如何用農作物來生產治療疾病的免疫系統蛋白。
自從Mapp在上周開始名聲大噪后,兩人一直努力躲避鎂光燈,極少再在公開場合發言。Mapp公司研究人員的工作狀態也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因為我們只是做研究,不做制造,所以用不著加班加點。”上述科學家說。
同樣簡陋的Mapp官網上有一則公示,稱兩名美國患者使用的藥劑“ZMapp”,在今年1月就進入了治療埃博拉的候選藥物名單,但是從未在人體身上進行過臨床試驗。因此,目前世界上“ZMapp”藥劑存量極少。
Mapp的研究團隊從埃博拉病毒中幸存的小鼠體內提取抗體,然后將小鼠抗體進行基因改造后使之成為更適合人類的抗體。
而“ZMapp”此前只在8只猴子身上試過。試驗結果證明,如果在猴子感染埃博拉一天后就注射藥物,猴子的存活率達到100%;如果在感染兩天后再注射,猴子存活率為50%。
Mapp此前僅僅還在準備進一步擴大動物試驗階段,這是展開人體臨床試驗前必須做的準備。根據目前有限的動物試驗,“ZMapp”的藥效已經遠遠超越此前的同類藥物。
?
相關鏈接:
我國赴西非三國抗擊埃博拉疫情專家組啟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