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指揮 及時決策救災方向
在這次抗風救災期間,海口市環衛局的每個領導班子成員都始終堅守在最前沿組織指揮,為抗風救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據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臺風來臨之前,組織上已經決定局長李永勝調任其他部門任職,但為了抗風救災工作的需要,他無條件地服從組織決定,自7月17日中午起,就一直堅守在抗風救災指揮部,總攬全局,時刻掌握工作動態,及時調整工作部署。為了緩解各區運力、人力不足的問題,他指示相關部門立即租賃社會車輛、雇請社會人員參與災后垃圾清運工作;新任局長裴克波上任的第一天,就深入到基層第一線,查看各單位受災情況,及時準確地掌握各單位抗風救災工作進展,指揮全市各級環衛部門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連續多日奔走在城區的大街小巷和生產一線。在他組織指揮下,全市環衛系統干部職工眾志成城,日夜奮戰,使城區環境衛生面貌迅速得到了恢復;市環衛局副調研員、此次抗風救災的副總指揮莫懷忠從“威馬遜”臺風來臨的那一刻,就始終堅守在指揮部,親自部署、指導各級環衛部門抗風防災和衛生恢復各項工作,他根據災情變化和各區垃圾清理進度,及時與相關部門研究部署新的工作方案。這位在部隊錘煉了幾十年、有著豐富搶險救災工作經驗的老兵,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正確判斷險情,他逐個給各區環衛局長打電話,督促其及時啟動緊急預案,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為抗風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礎。
針對臺風過后瓊山區日轉運垃圾量驟然增加的問題,市環衛局掛鉤聯系的副局長鐘振川當即作出決定,指導瓊山區環衛部門重點加強了城區主干道的垃圾清運工作,及時保障了紅城湖路、鳳翔路、新大洲大道、海府路等主要干道的暢通;市環衛局副局長云一鳴的掛鉤聯系點是龍華區,從18日凌晨至今,他和區環衛部門領導在一線組織協調,指導區環衛部門和街道社區突擊清理倒伏樹木和生活垃圾,經過幾天幾夜的連續奮戰,終于使龍華區大部分區域的倒伏樹木和生活垃圾及時得到了清理;王春朗副調研員針對海甸島、新埠島片區和藍天路、五指山路、白龍路等17條垃圾堆積嚴重的道路,與美蘭區環衛局班子成員進行了緊急磋商,安排專人專車,每天對上述區域、路段的垃圾及時進行清理,確保了上述區域路段的衛生干凈整潔;靳富生副調研員在臺風停歇的當天,就趕到了垃圾處理場,協調指揮進場垃圾焚燒、填埋作業,為城區災后垃圾的及時消納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不同境況 用不同之道解決
根據以往搶險救災工作經驗,以及對此次超強臺風影響的預判,市環衛局分管業務的領導在第一時間逐個給各區環衛局長打電話,督促其及時啟動緊急預案,確保在最短時間內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為抗風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奠定了基礎。
市環衛局領導考慮到白水塘、江東兩個垃圾轉運站作業車間頂篷全部被臺風掀開損壞。壓實器、電動機等機械設備被水浸泡,不能正常工作,將會導致災后大量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時清運出去。為此,局領導班子研究決定,一邊邀請廠家技術人員及時搶修外,一邊安排市渣土管理所在椰海大道高坡村、海榆中線蒼西村海口二磚廠附近分別設置了兩個臨時堆放點,將城區內大量倒伏樹木和建筑垃圾運到這里臨時堆放,同時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配備了消防滅火器械,確保垃圾運輸車隨到隨倒,消防安全無事故;四個區環衛局也根據實際情況,在各自轄區各設置了一個臨時堆放點,確保中心城區倒伏樹木能夠及時清運出城。其中,瓊山區環衛局在中山南路延長線與椰海大道交匯處的臨時堆放點的垃圾現已全部二次轉運至顏春嶺焚燒發電廠;秀英區環衛局設在白水塘垃圾轉運站的臨時堆放點,共接收本區及龍華區的垃圾約20000噸,從30日起開始二次轉運至顏春嶺焚燒發電廠,預計3—5天即可轉運完畢;龍華區設置的臨時堆放點共受理垃圾7000多噸、美蘭區設置在靈山鎮儒范村的垃圾堆放點受理垃圾13000噸,這兩個區臨時堆放的垃圾均由市渣土所組織力量轉運。
正是由于提前做到未雨綢繆,及早安排,提前準備,才使得各區在運送中心城區倒伏樹木、生活垃圾的運距大大縮短,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恢復道路暢通及城市各項正常運轉提供了保障。
科學調度 以最快速度潔凈城市
據介紹,考慮到倒伏樹木較多,人工清理路面垃圾難度大、運力不足、進度緩慢的實際情況,市環衛局果斷決定雇請民工、租用社會上的簡易車和工程機械參與進來。抗風救災工作以來至29日,共租用清運車輛572輛、工程機械39臺、雇請民工560人次。及時調配240升塑料垃圾桶1400個、塑料袋10多萬只供各區清理垃圾使用,較好解決了各區人員、運輸車輛、作業機械嚴重不足的問題;臺風過后,南港碼頭過海車輛出現了嚴重滯留,市環衛局及時聯系社會公司在南港碼頭安放了18座移動公廁,較好地解決了滯留司乘人員的如廁問題。
同時,及時為過海車輛提供衛生保障,督促轄區環衛部門認真做好秀英碼頭、南港碼頭周邊區域的衛生保潔工作,確保上述部位無垃圾積壓,環境衛生干凈整潔;各區環衛部門在全面保障本區災后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基礎上,聽從市環衛局統一調度,不計報酬,不論區域,服從大局,加班加點,積極協助其他區環衛部門投入到災后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當中,并盡量做到與園林部門同步行動,園林部門清理到哪條路段,環衛部門的衛生保潔、道路沖洗就跟進到哪條路段,確保整治一條、恢復一條、干凈一條,做到道路暢通,路面潔凈;水域環衛承包管理公司認真做好水域垃圾打撈和衛生保潔工作,確保水域衛生干凈整潔;環保公廁公司組織技術力量對臺風中損壞的公廁及時維修,使其盡快投入使用,確保市民如廁方便、安全;白水塘垃圾轉運站、江東垃圾轉運站積極組織力量,加班加點搶修損壞的設施設備,最大能力、最大限度地縮短維修工期,確保轉運站盡早正常運轉;垃圾處理場及時搶通電路和維修被水沖壞的進場道路,確保進場垃圾車輛暢通無阻;垃圾焚燒發電廠22日搶通電路后,當天就開始消納城區生活垃圾,進行焚燒發電。
就是憑著這樣的一份擔當與智慧,從7月18日至30日,在短短的十余天時間內,海口全市共投入人力65008人次,各類垃圾運輸車輛和作業機械4182臺,清運垃圾105951噸,其中二次轉運的43086噸。目前,全市環衛已全面轉入常態化管理階段。
?
?
相關鏈接:
海口環衛工人利有香在丈夫走后第8天忍痛上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