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抓緊培育與移種蔬菜苗。記者 黃一冰 攝
海口網8月13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楊杰 特約記者陳安宇 實習生陳晨)作為遠近聞名的常年瓜菜基地,臺風期間,龍華區遵譚鎮咸諒村損失慘重。20多天后,記者再次來到咸諒村時,只見基地田間地頭滿目皆是菜苗茁壯成長過程中綠油油的“豐收色”。大棚內,沉甸甸的成熟絲瓜等待采摘,而豆角等作物早已成熟,村民正扎成一捆捆準備外運銷售。咸諒村委會主任王良進表示,現在看到了象征豐收的綠色,感覺到心里有了著落。
搶種葉菜已生葉,只待九月收獲忙
“我們一共搶種了120畝‘快長快熟’型的葉菜,包括大白菜、芥菜、青菜等。”他指著遠處的一大片土地說。目前,咸諒村搶種的各類葉菜已經吐出新芽,連成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菜田。一棵棵菜苗種在地里,配上燦黃的陽光,棕紅的土地,顯得更加青綠誘人。
“盡管收獲時節有所延遲,但我們的菜根本不愁銷路。”王良進告訴記者,再過20天,也就是9月初的時候,這些葉菜就可以上市銷售,預計首批葉菜的總產量可達到2400噸。“我們這離海口市區近,市場銷路廣,已經有多家廠商來和我們預訂了。”他透露,即使最保守估計,田間收購價都在每斤兩塊五以上,或許受臺風影響,這個價格還會上漲。說到這,王良進的臉上不禁漾起了笑意,“農民的錢袋鼓鼓的,笑臉就會盈盈的。”
“明年,我們還會嘗試開展佛手瓜插條實驗,選擇種瓜繁殖的新長出的幾批粗壯嫩蔓扦插,可以有效減少成本提高效益。”對于這種新的栽培技術,王良進信心滿滿。
枝葉相映遮佛手,竹籬棚下絲瓜熟
跟隨王良進的腳步,記者來到了村蔬菜生產基地的絲瓜大棚。棚桿上爬滿了絲瓜藤,稠密的綠葉裹著豐滿壯實的成熟絲瓜,星星點點陽光在棕紅色的土地上泛起淡淡的漣漪。王良進隨手從藤上摘了個瓜,用手一掰再放到嘴里嘗嘗,轉身笑著說:“這個啊,后天就熟了。”據介紹,目前,咸諒村種植的10多畝絲瓜已經上市了,收購價在每斤兩塊錢左右。同時,還有20多畝約十萬多斤的豆角已經成熟并分批上市。
不遠處,一戶村民正在打理著自家的耕地。“這里種的是佛手瓜,”順著他的指引記者看到,棕褐色的葉子一簇簇插在地壟里,卻完全見不到佛手瓜的蹤影。王良進走上前,輕輕撥開擋著的樹葉,一個個圓溜溜的佛手瓜這才露了面。“這瓜日照時間不能太長,不然生長就受到影響了,要拿葉子遮著,給它降降溫。”據介紹,咸諒村現已搶種佛手瓜50畝,預計共搶種500畝并在一個月內種完。王良進說,佛手瓜的生長時間稍長,大約在11月下旬左右可以收購,預計收購價可在每斤3元以上。
?
?
相關鏈接:
海口:農民8-10月種露天葉菜每畝每月補貼200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