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12日報道,最新數據顯示,西非國家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數已上升至1848人,其中1013人死亡。此次疫情從去年冬季開始在西非傳播,除了其傳染性極強外,西非國家落后、脆弱的公共衛生系統也是一大因素。自11日中午開始,中國向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三國派出的公共衛生專家組,以及中方提供的抗擊埃博拉疫情緊急人道主義醫療物資陸續抵達。
三隊齊發急赴西非疫區
當地時間11日下午,中國支援幾內亞的公共衛生專家組一行三人抵達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
赴幾內亞專家組組長孫輝在科納克里機場說:“此次援助意義重大,體現中幾傳統友誼。我希望在中方協助下,幾內亞能早日戰勝埃博拉疫情?!?/p>
孫輝介紹說,此次赴非公共衛生專家組在幾內亞的主要任務是:協助使館對援助物資進行分配,培訓當地專業人員正確使用援助物資,對醫療隊進行專業培訓,指導其做好防護措施,并且對駐外使領館和中資機構成員進行疾病防控培訓。
?
相關鏈接:
納米比亞旅游業未受埃博拉恐慌影響
中國8名醫務人員非洲被隔離 埃博拉死亡超千人
研究稱此輪埃博拉疫情源頭或是一名2歲已故嬰兒
救援物資運抵雪中送炭
當地時間11日中午,承載中國政府緊急人道主義援助西非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三國總計價值3000萬人民幣的物資也抵達科納克里。據悉,該批救援物資主要包括藥品、醫療器械以及衛生防疫用品等。
當天下午和傍晚,負責運送中國政府向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提供的抗擊埃博拉疫情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分別抵達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隆吉國際機場和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郊區的羅伯茨國際機場。
正如塞拉利昂外交部副部長斯特拉瑟在機場舉行的儀式上說,中國政府此次雪中送炭,塞拉利昂政府和人民銘記在心。她說,自埃博拉疫情暴發以來,塞拉利昂政府一直努力應對,“相信在這份象征塞中友誼的禮物幫助之下,埃博拉疫情很快會成為過去”。
中方澄清:無人感染埃博拉
12日,中國駐塞拉利昂醫療隊長王耀平在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隊隊員均無疑似或確診病例,在塞所有中國人也均未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醫療隊目前處于正常運作和正常接診狀態。
王耀平說:“之前我們有一位隊員在接診過程中接觸過一位埃博拉感染者,但是該隊員經過21天觀察期后,已確認沒有任何感染跡象,解除了觀察?!?/p>
據王隊長介紹,當天他們除了進行正常的出診外,還要準備對11日抵達塞拉利昂的來自中國的援助物資進行清關,以保證能盡快將這些當地急需的物資投入使用。
他還說,目前所有隊員都有暢通的與國內親屬和工作單位溝通的渠道,能夠保證每天與親人打電話報平安。
在此之前,法新社曾報道稱,經由中國駐塞拉利昂大使館處得知,8名中國醫務人員(7名醫生和1名護士)及24名當地醫療人員被安置于一處隔離區內。據悉,這些醫療人員都曾參與治療埃博拉病毒感染者。
報道稱,6名中方醫務人員和5名當地醫務人員因工作醫院(Jui Hospital)曾出現死亡病例,所以在醫院進行內部消毒時,接觸過病人的工作人員都被隔離觀察了2周。另1名工作于另一家醫院(Kingharman Road Hospital)的中國醫生之前也被隔離了。另外24名塞拉利昂的護士,也被置于隔離區內。
診斷檢測:中國表現突出
埃博拉病毒潛伏期為2到21天,如何及早發現是關鍵。因此全球各國都在研發快速檢測法,中國在這方面表現突出。
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副司長王辰日前表示,中國已經具備了對埃博拉病毒進行及時檢測的診斷試劑研發能力。
“在抗體技術上,中國前期也已經有了很好的多元性抗體的制備能力,包括已經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體基因,啟動抗體的生產程序不會需要太長的時間”。
事實上,中國在診斷試劑方面和抗體技術方面對埃博拉病毒是有備而來的。中國目前約有9個課題、10個國家級研究單位在從事埃博拉病毒研究,包括檢測方法、診斷試劑開發、疫苗和藥物等。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徐建國院士說:“這為我國應對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現在有很多試劑已經研發,很多方法和診斷試劑的技術儲備可隨時提供我國疾控部門應用?!?/p>
目前,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已要求各地醫療機構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時,應在2個小時內實現直報。
世衛官員:西非國家可借鑒中國經驗
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干事福田敬二8日表示:“西非國家可借鑒中國防治H7N9禽流感等公共衛生事件的經驗,增強公共衛生領域投入,應對當前已升級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埃博拉疫情?!?/p>
福田敬二說,從非典疫情出現到應對H7N9禽流感疫情,中國在公共衛生領域投入巨大,其在疾病監控檢測、信息傳遞等方面的投入收到顯著紅利,最終促成H7N9禽流感疫情的快速全面反應,而這是可適用于全世界的經驗。
福田敬二稱,西非受埃博拉疫情影響的國家擺脫長期沖突不久,當前疫情蔓延迅速,除疾病本身原因之外,其脆弱的公共衛生系統也起到作用。他表示目前疫情影響國家缺少醫護人員、醫療用品及個人防護工具,部分醫療設施甚至難以保證基本的水電供應,因此這些國家應增強公共衛生投入以應對疫情。
恐怖病毒:埃博拉
據悉,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徑傳播。實驗室檢查常見淋巴細胞減少,血小板嚴重減少和轉氨酶升高(AST>ALT),有時血淀粉酶也增高。診斷可用ELISA檢測特異性IgG抗體(出現IgM抗體提示感染);用ELISA檢測血液、血清或組織勻漿中的抗原;用IFA通過單克隆抗體檢測肝細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過細胞培養或豚鼠接種分離病毒。用電子顯微鏡有時可在肝切片中觀察到病毒。用IFA檢測抗體常導致誤判,特別是在進行既往感染的血清學調查時。實驗室研究有很大的危險性,應該只在有防護措施防止工作人員和社區感染的地方開展(4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感染潛伏期為2至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后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癥狀,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在大約1500例確診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達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盡管世界衛生組織苦心研究,至今沒有辨認出任何有能力在爆發時存活的動物宿主,認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證實有效,埃博拉被列為生物安全第四級(Biosafety Level 4)病毒,也同時被視為是生物恐怖主義的工具之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