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李海華(圖片來源自網絡)
仕途
2014年8月14日,一名曾經參與提拔李海華的孝感老干部向澎湃新聞談起了他。
1980年代初,孝感地區糧食局干部李海華參與了孝感糧食系統與港商合作的一個項目。受制于一些因素,合作中途夭折,李海華卻給上級領導留下了協調能力強的印象。
1992年,糧食局副局長外調任副縣長,上級想起來李海華,就提拔他出任孝感地區糧食局副局長。
1994年,孝感市行管局局長位置空了,上級又想起李海華,他得以出任行管局局長。
前述老干部稱,在行管局長任上,李海華展示了自己的“既扎實工作又處事圓融”的工作風格,得到主要領導進一步肯定。
此后,他開始進入重要崗位任職,先后出任孝感市下轄大悟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等職。
仕途暢通的李海華在擔任大悟縣委書記期間,迎來仕途第一次危機,被人舉報挪用專項資金,但最終化險為夷。
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多有國家專項資金入境扶持其發展。
一名曾在孝感市紀委出任要職的官員向澎湃新聞證實,彼時湖北省紀委和孝感市紀委組成聯合調查組,趁李海華進京治病的時機調查他。入駐大悟后,調查組通過接訪等形式調查李海華的問題,但最終因為查無實據,不了了之。
這名官員還證實,大悟任上,李海華的身體已經出現了疾病,有時精神狀況也不穩定。
憑借在大悟6年積攢的資歷,2002年李海華出任孝感市政府副市長。直至2012年,其一直分管孝感市城建工作,成為孝感政界的實權派人物。
因為看不慣李海華與一些老板關系密切,曾有老干部提醒他注意分寸。這名老干部對澎湃新聞稱,因為時間久遠,自己未能回憶起當時李海華如何作答了。
這名老干部的另一觀察是,李海華到市里任職后,其一個弟弟也開始在政商界活躍。
李海華這位弟弟自2009年起擔任湖北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
該集團官網稱其是一家集糧食種植、收購、儲存、加工、貿易和優質稻種子研發,以及農副產品物流于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官網資料還顯示,該集團總資產過10億元,擁有員工逾千人。
但有孝感政界人士指出,針對其弟弟的質疑是利用李海華的影響力,在地產開發、惠農專項資金使用上獲得收益。
6月26日上午,湖北省委第八巡視組向孝感市委反饋巡視情況,稱孝感存在土地使用監管缺位、專項資金使用監管不力等問題。
為此,澎湃新聞約訪了李海華弟弟。8月15日傍晚,其通過秘書回復稱,因為事務繁忙,自己無法安排時間與澎湃新聞記者見面。
同僚
2014年8月13日,湖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發布消息稱,經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證實,張延臣、劉建軍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省委已決定免去兩人孝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職務,現正按有關法律規定辦理。
張延臣、劉建軍是8月7日被湖北省紀委宣布接受組織調查的。澎湃新聞了解到,張延臣與劉建軍被調查或與他們主政一方時在工程項目和土地使用上違規有關。
2012年赴孝感人大常委會任職前,張延臣曾任孝感市政府副秘書長、孝感市高新區工委書記。
劉建軍的從政軌跡則相對集中在孝感下轄的孝昌縣。劉建軍歷任孝昌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孝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孝昌縣委副書記、縣長,孝昌縣委書記。
兩個可靠消息源向澎湃新聞證實,3人出事不存在關聯。
至李海華自殺,其與張延臣僅共事兩年半時間,而劉建軍是2014年春節后才進入孝感人大常委會任職的。
出事前,李海華與張延臣均住在孝感市城站路的老市委大院。因為住房緊張,劉建軍未能搬入老市委大院居住。
在老市委大院,身居要位的李海華與張延臣和鄰居們甚少來往。
落馬后,張延臣的往事在院子里被重新提起。一個往事是,在2000年左右女兒高考期間,張延臣曾借監考人員的工作證進入考場,站在女兒身邊。有人發現后,其才離開考場,但被免予處罰。
出任高新區工委書記時,張延臣曾不被看好。
一名在孝感工作20年的官員稱,因為政績不明顯,且與班子成員不和,張延臣曾從高新區調回孝感市政府工作。
2006年,孝感市委書記易人,高新區成為孝感發展一個重要戰略。因為熟悉高新區工作,張延臣再次回到高新區任職。2012年,孝感高新區成功晉升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政級別從正處變為副廳。
值得一提的是,張、劉落馬前,孝感政界已有官員落馬。
今年5月,孝感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周仕剛已落馬。孝感政界人士稱,李海華出任副市長初期,周仕剛是其秘書。
2012年,孝感原副市長吳方成因在干部調整、承攬工程、調整規劃設計方案等方面受賄入刑。
公開資料顯示,吳方成在2007年至2010年間擔任孝感副市長,與李海華共事3年。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