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國內很多學生目前還在苦苦等待一份大學通知書時,19歲的海南籍女孩王嗣鴻卻已經接到了英國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香港大學等六所國際知名大學的錄取通知,很多人都認為她很幸運,但她說,自己其實也遇到過很多挫折,但她一直抱著永不放棄的心態不斷挑戰自己,才最終堅持了下來。
王嗣鴻和文昌師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悟
王嗣鴻祖籍海南文昌,出生在海口,后就讀于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14歲念初二的她在父母安排下到香港圣士提反書院書院就讀。在香港讀完初中后,到英國念高中,高一時,因為成績優異,學校同意她跳一級直接讀高三,今年高中畢業后,她憑著優秀的表現先后接到了英國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香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英國華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六所大學的錄取通知,經過再三比較,她最終選擇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為什么沒有選擇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劍橋大學呢?王嗣鴻說,她對法律比較有興趣,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法律專業是很有名氣的,而且包括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內的多位政要都曾在該校就讀,有大批的校友和講師在當今世界的各個領域發展,從國際政治、商業、法律、金融界到文學、音樂、演藝和國際公認的學術研究等等。這些人脈資源可以幫助她盡快建立自己的人際圈,對于自己今后的發展非常有益。
資料顯示,創立于1895年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倫敦政經學院)一直以來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并稱為“英國G5大學集團”,它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英國錄取難度最高的大學之一,在英國國內聲譽與劍橋牛津齊名。該校入學競爭極其激烈,錄取率僅略高于牛津與劍橋大學,某些熱門專業錄取難度甚至高于牛津與劍橋大學。
能夠同時獲得六所大學的青睞,自然很是令人羨慕,但王嗣鴻說,自己也經受了很多挫折。
“我也是今年高中畢業。我和大家雖然不是在同一所高中畢業,但同樣的我們都擁有關心自己老師和同學,我們都擁有充滿回憶的母校,我們都曾在教室里揮灑汗水,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著,奮斗著,堅持著。我們都曾興奮的與同學們描繪著未來的自己,也曾短暫的感到彷徨和擔憂,在查詢成績的時候我們都曾心里七上八下。而如今,我們都將告別高中,步入大學,我們應該褪去身上的稚嫩,帶著永遠年輕的一股熱血去用闖,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今天上午,王嗣鴻來到文昌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和來自文昌中學的師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她說,自己到香港讀書的時候只有14歲,英文比較糟糕,“人家用英文上課,我連課都不會聽”。而之前在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讀書時,她的成績幾乎每次都是年級前幾名,而“到了香港連課都不能聽,課本都不會看,我感到了挫敗。”但這個倔強的女孩沒有放棄,她告訴自己“我能行”,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最后通過不懈努力,她在到了香港的第一個學期拿了全班第一名,讓班里的很多同學都刮目相看。
“后來,我一個人去了英國,我跳了一個年級。因為跳了一個年級,我也擔心自己跟不上,別人都已經學會的東西我根本不懂。但是我還是沒有放棄、我一直告訴自己我能行我可以的。最后我還是考出了理想的成績并進入理想的大學。”王嗣鴻說,其實很多時候,在那些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背后,更多的,不被人所看到的,是不肯放棄的堅持,是啃著佔著汗水的面包的堅忍,是失敗了喝紅酒告訴自己又學了一堂課的大氣和樂觀:“人生是要繼續前進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永不放棄,不斷挑戰我們正年輕,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相信可以你們用一雙手,一個腦袋去締造一個屬于自己美好的未來,屬于自己的故事。”
對于內地的高考生,王嗣鴻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說,有些人通過高中三年默默的耕耘有了收獲,拿到了優異的高考成績,被自己心儀的大學錄取,可能也有些人,暫時的失手了,并沒有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我覺得高考是一個階段,未來的路還很長,高考的成績并沒有決定你一生的命運,“在未來的路上,我們仍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要放棄,相信自己會是最棒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