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18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黎光)每年參加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成為越來越多會展人日程表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被業界譽為“會展人的節日”。“十年來,我每年都參加的文化節僅有會展文化節。”8月17日在海口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上,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吳建民的一番話,道出了“會展+文化”確實有非凡的魅力。
其實,會展文化節的魅力在于不斷創新。本屆文化節上,關于“繼承創新與會展文化”這個主題,與會的嘉賓有著不同的思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對中國會展業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
海口會展要在軟件上下工夫
“我乘飛機從上海過來,一下飛機,就感覺空氣不一樣,海南到處綠色、郁郁蔥蔥,特別到冬天,海南氣候更加宜人。”吳建民表示,光從環境這個角度講,海口就非常適合發展會展業。
海口的會展業發展很快,近年來每年增長30%。如何進一步提高海口會展業水平?吳建民認為,一要總結過去的發展經驗,二要尋找自身的不足。這樣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就更明確。他認為,要在軟件上下工夫。中國人注重面子,如何真正打動人家,服務水平就很關鍵。其他地方做不到的,海口人做到了,客戶下次就會再來。這需要征求人家的意見,還要放下身段、虛心求教。
吳建民認為,海口辦會展的優勢明顯。有交通優勢、歷史文化優勢、自然環境優勢等,要進一步去挖掘、整理,把資源優勢與會展業結合起來推廣,提高知名度,讓更多的展覽放在海口辦。要有突破口,選擇引進一些大型品牌,持之以恒堅持下去,逐步培育起來,形成自己的品牌會展。環境污染對一些地方來說是危機,對海口來說是商機。抓住國家發展環保產業、人們關注生存環境的商機,海口舉辦環保產品、新發明方面的會展一定會大受歡迎。海口還可以以會帶展,通過會議帶動展覽。
互聯網為會展業的創新提供空間
“創新離不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為全球會展業的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延展空間和發散思路。”中國會展理事會理事長劉海瑩認為,去年武漢華東國際車展推出的微信搶票一元看車展活動,用犧牲門票收入的辦法換來了火爆的車展現場和大量的觀眾信息免費收集。在信息時代,這些云信息為主委會帶來了支付寶、微信等多方面的超預期合作意向,這些合作收益遠遠超過了門票的收入。
劉海瑩認為,依托互聯網的創新只是創新的一個角度,創新需要企業的自覺性,更需要行業的共識和完全支持,會展企業如何應對大魚吃小魚,強魚吃弱魚,唯一能夠讓我們勝出的是持續不斷的創新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組織模式、引領模式和思維模式。
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機會和挑戰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展覽部副部長趙振格表示,會展業在新形勢下面臨著新的發展機會和挑戰,貿促會將側重點集中于貿易性與專業性的國際品牌展覽,逐步建立起有品牌、創新與服務驅動的新的增長模式。其次,將出國辦展的支持重點轉向金磚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第三,不斷優化出展結構,積極培育新興專業展會和貿易展會,構建多元化和高層次的出展行業新格局。第四,大力推動知識品牌戰略,發揮地群和行業優勢,拓寬辦展思路,促進在主展單位之間,主展單位和國外展覽機構之間的多形式、多領域的聯合和合作,培育具有國際化和專業化水平的境外品牌展。
品牌的背后是一個故事
華盛智業-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李光斗提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代,怎么把會展經濟做好?這需要做品牌,而品牌的背后往往是一個故事。
李光斗說,美國有一個亞華洲(音),主要種的是玉米,他們要發展的時候,沒有去建大的會展中心,而是請作家寫了一部小說,后來在中國拍成電影,這部小說在全球發行了四千萬冊,講的是一個中年男女的愛情故事,有一個電影是羅馬的電影,李嘉誠70幾歲了,他女朋友說你什么時候帶我去羅馬,這才暴露了一個70幾歲的老人的故事。
海口應該有什么故事呢?李光斗說:“去了海口的火山口,發現海口應該提煉一個海誓山盟的主題,海口市是唯一一座適合海誓山盟的城市,我相信婚紗經濟一年四季都有發展的潛力。”
?
?
?
相關鏈接:
第十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在海口開幕 任清華出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