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馬來西亞吉隆坡,游人在紙板上寫上祝福語,為MH370客機祈福。
原標題:新書稱MH370乘客墜海前缺氧而死
英國《每日郵報》19日報道稱,一項新的調查稱,MH370或墜入印度洋,且系機長有意為之,機上乘客在飛機墜海前幾小時就因缺氧死亡。
“機長操縱飛機墜入海中”
MH370事件發生后,基維國際航空公司創始人、新西蘭資深空難調查專家伊萬·威爾遜率先展開了獨立調查,經過近4個月的取證分析后,作為成果,他與新西蘭記者杰夫·泰勒合作推出了新書《晚安MH370》。
在新書中,威爾遜稱,機上239人在飛機墜海的至少4個小時前就失去了意識,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機長扎哈里有意降低艙內氣壓,讓機上乘客缺氧。
艙內氣壓降低后,氧氣面罩自動從座位上方落下,但面罩最多只能維持20分鐘左右。而沒有使用面罩,如睡著的乘客,在幾分鐘內即失去意識。空乘人員也在缺氧一段時間后陷入昏迷,隨后死亡。
機長扎哈里將副機長關在駕駛艙外,通過充足的氧氣源或重新增加氣壓來維持呼吸,繼續躲避雷達、“實行自己的大計”,隨后操縱飛機墜入海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外界至今都沒有發現MH370的殘骸,因為飛機墜落時機身仍是完整的。
此前,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即乘客或許死于缺氧窒息。馬來西亞政府將扎哈里列為主要嫌疑人。
機長被認為患有精神疾病
威爾遜說:“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展現悲劇背后的人情味。另外,更重要的是追尋真相,這算是我們為這場悲劇盡了綿薄之力。調查開始之前,我們都沒想到揭露出的信息可能是帶有暗示的,也沒有設想過飛機上可能發生過如此駭人的事。”
他們認為,機長扎哈里患有精神疾病,飛機起飛40分鐘后,他將副機長哈米德支走,隨后與地面控制中心進行了最后一次通話——“晚安,馬來西亞370”,并關閉了飛機的通信系統。
他獨自駕駛飛機飛上萬米高空,降低艙內氣壓,僅留給乘客和空乘人員不到60秒的“有效意識時間”。氣壓降低后,艙內氧氣面罩自動落下,系統自動發出英文警報。但MH370是夜間航班,客艙內的燈已熄滅,大部分乘客即使不是睡著了也是昏昏沉沉的。239名乘客中227名的母語都不是英語。此外,空乘人員幫助乘客,就意味著犧牲自己戴上氧氣面罩的時間。
乘客缺氧數分鐘內死亡
泰勒推測道,“艙內充斥著驚恐和迷惑的情緒。乘客醒來,懵懵懂懂地聽聽看看,等他們搞清楚狀況,時候已經太晚了。沒能在60秒內戴好氧氣面罩的乘客很快就會陷入昏迷,不出4到6分鐘就會死亡。但即使戴好了氧氣面罩,也僅夠維持12到22分鐘。根據飛機飛行的高度,空乘人員的供氧最高能維持約70分鐘。”當MH370回到正常的巡航高度,機艙內全部人員已經死亡。
據稱,機長扎哈里的供氧可以維持3個小時,因此對執行“他最后一步”來說綽綽有余。他們推測,扎哈里事先計劃好了飛向南印度洋的路線,在燃油耗盡后,讓飛機再滑翔100海里,最后操縱飛機墜入海中。
威爾遜自己也是一個經過訓練的商業飛行員,他說:“扎哈里是出了名的心思縝密、有條不紊,他酷愛飛行技術,或許也有些自負。這可能是他給家人和世界的告別式:看你們能不能找到這架飛機。”威爾遜稱自己在考慮了種種可能性后才得出了以上結論,但未能給出確鑿證據來支撐自己的推測。
?
相關鏈接
馬航MH370客機失蹤5個月 4名華裔乘客存款遭盜領
范長龍與澳大利亞防長會談 談及MH370搜尋合作
MH370失蹤最可能原因:缺氧致機組人員失意識
澳宣布MH370搜索區域南移 搜尋可能持續一年
澳副總理:MH370最后階段可能處于自動駕駛狀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