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在2014中國醫院論壇上,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當著5000多名醫院院長的面說,“我們會和以莆田系為代表的所有民營醫院建立合作關系。他們走到哪,我們就把房子做到哪。我們會提前給他們規劃,盡可能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這樣他們才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這已經不是馮侖這個業界大亨頭一回力挺民營醫院,由他、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翁國亮(萬好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手組建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策略聯盟,早就將醫療行業中極具爭議的莆系醫療拉進了主流輿論的聚光燈下。
在面對為什么對醫療產業情有獨鐘的問題,馮侖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他們從房地產行業發展的角度考慮,提出了三個標準,只有“三高的產業”他們才能選,而醫療產業恰好滿足了高就業系數、需求彈性大、高增長,不可替代的三個標準。
近年來,民營醫院的發展之路一直坎坷不斷,占據民營醫院市場份額80%的莆田系更是飽受爭議。近期莆田系醫院所涉的幾起醫療糾紛,更是將以莆田系為代表的民營醫院推到風口浪尖。然而,馮侖卻認為,不能將民營醫院全部“一竿子打死”。
“不能因為小孩隨地大小便,就斷定他是流氓。”馮侖表示,“莆系醫療在過去20年的發展過程中確實曾經發生過一些不好的事。但是我們相信莆田和過去三十年前的很多新興產業一樣,開始都很小很亂,但是你不能懷疑它會長大。”
事實上,也確實有很多體制內的醫生認可了這些民營醫院的理念和模式創新,讓民營醫院隨著醫改進程的推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在上海,著名的心血管醫生張強,離開了他供職多年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去了沃德醫療——一個民營醫院。
在北京,著名的微博紅人急診科女超人于鶯——從北京協和醫院辭職,在臺灣研修了大半年的全科診所模式后,正緊鑼密鼓的籌備她的“小微”民營醫療機構——全科診所。
在嘉興,浙江新安國際醫院里,幾乎集結了當地各大公立醫院里的最強的醫療精英,他們在這家民營醫院的發展歷程中,相繼作出選擇,擁抱民營,職業生涯從此發生轉折。
而吸引他們的,除了和付出相匹配的物質回報,更多是一種精神的需要、精神層面的回報。在吉林等很多地區的大型新興建的民營醫院,醫生們甚至有著和google程序員差不多的休息環境,做手術前可以喝一杯咖啡、在優雅舒適的吧臺小憩。
有數據顯示,至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民營醫院1.13萬家,其中,莆田系民營醫院占80%,年診療量約為1.69億人次,帶動從業人員150多萬人。最近,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在福建成立,擁有全國8600多家民營醫院會員、年營業額達到2600億元、堪稱全球最大的健康產業聯盟組織的成立,為我國民營醫院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抱團成立產業總會,對接互聯網金融,優化投融資渠道,以莆田系為代表的中國民營醫院正在高端醫療的路上邁進。
被認為給莆田民營醫療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是《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這份去年出臺的文件中明確規定“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引入社會資本進入健康服務行業。”
正是在政策的東風下,抱團發展的莆田系民營醫院在具體的行動上又一次走在了國內民營醫院的前面。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成立當天,即與工行、招行等6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授信總額達到1600多億元,在整合醫療資源上邁出了一大步。
實際上,隨著民營醫院在吸引人才、資金方面的優勢不斷現實,只要能保證做好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同步提升,就很可能會形成規范化、產業化、市場化、信息化的醫療大合作新格局。
馮侖表示,2013年一年時間內公立醫院只發展了60多家,而民營醫院卻發展了1200多家。雖然這些民營醫院可能在規模和水平方面無法和公立的大醫院相比,但是發展速度非常快。這也是他決定將莆田系做成醫療聯盟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多民營醫院的管理者都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家都看中國合伙人,可以看到新東方的成功,我相信俞敏洪在剛開始創辦新東方的時候肯定也發過小廣告,但是為什么大家現在只羨慕他的成功,愿意原諒那些不好的事情呢?”馮侖在大會上強烈呼吁大家看看莆系醫療20多年取得的進步。
莆系醫療應該是中國醫療產業無法繞開的話題。因為數量龐大,莆系醫療舉足輕重;又因為“野蠻生長”,莆系醫療飽受爭議;還因為遠離輿論,莆系醫療低調神秘。但不能忽視的是,經過了二十幾年的沉浮,莆系積聚了雄厚的力量。
對于民營醫院的發展前景, 馮侖也表示:民營的體系,很好很精彩。“我們的文化基因跟民營醫院的文化基因是一樣的,都是從草莽開始,最初什么都沒有。但是在二十年里,民營的醫療機構居然發展出一萬家,有八千家都來自莆田。這太有意思了。然后,我們開始跟他們認識、討論、研究,一起來把民間醫療做一個整合、提升。”當地產企業家和民營醫院合作,民營醫院的優勢也之盡顯,缺陷也正被彌補,民營醫院的未來,是可以展望的。
?
?
?
相關鏈接:
揭《花兒》二姐凱麗:昔日速滑運動員 丈夫系地產大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