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時因為骨髓炎,陳永根左腿膝蓋以下被截肢。病痛的經歷讓他立志從醫,救人亦自醫。
1978年陳永根先在衛校學習了九個月醫學基礎之后,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山泉鎮紅花村。因為學醫時間尚短,年輕的陳永根還不具備獨立行醫資格,于是好學的他拜村里的老中醫肖玉書為師,一學就是兩年。兩年里,陳永根好學的名聲和精湛的技術在村民們中間廣為流傳,而兩年后再度走到村衛生所僅有十平方米的土坯房時,陳永根終于成為一名足以獨當一面的醫師,就此開啟了行醫紅花村30多年的人生之旅。
紅花村位于龍泉山深處,村民居住分散,全村600多戶1600多人,分散在6平方千米的范圍內,最遠的人家離村衛生站足有十多里地。一個健康的人走上這十多里地也需要一個半小時,更何況是身有殘疾的人,陳永根在這里走上一趟就至少是3個半小時!可至今33年有余,為了給村民看病,陳永根每周都會走上許多遭。
一位頭發全白的老者,身著白大褂,拄著拐杖,背著醫藥箱,在山路上蹣跚前行。紅花村長大的每個人心中都印著這樣一個背影。
30多年,陳永根拄著拐杖,一次次出診,走遍了村里的每個角落,拐杖每年都要換一根。早年時,長時間的行走總是會把他拄杖的左手磨出大大的血泡,血泡破了時,總會疼得不敢再碰拐杖。可即使這樣,陳永根依然堅持出診,左手手掌就這樣被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他放心不下病人,走村串戶是幫助病人最直接的方式,所以他選擇了不停歇地行走。“只要村民還需要我,我就會不停地走下去”。陳永根習慣這樣說。
最近這些年,陳永根上了年紀,眼見著他已經漸漸變得不那么靈便,不少村民不忍勞煩他出診,而選擇拖著病體自己前來衛生所看病。陳永根心存感念,但面對村里280多個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這些難纏疾病的老人,他還是放心不下,定時都要走訪。而多年下來,病人們的病例陳永根都諳熟于心,他的大腦就是個紅花村村民的病歷檔案庫。
崎嶇的山路間行走,摔跤是常有的事。陳永根告訴記者,最險的一次發生在今年2月。那天夜里,龍泉山忽然下起了難得一見的大雪,陳永根突然接到電話,80歲的傅成芳老人肺氣腫復發。他聽說以后放下電話抓起電筒就一瘸一拐地沖入冰冷漆黑的寒夜。走到半路時,一不小心腳下踩空滾向山溝,要不是被樹樁擋住身體,一旦跌下深深的山溝就不知道還能不能撿回一條命。
經過幾個小時的攀爬趕路,終于在凌晨三點,陳永根頂著滿頭雪渣和滿臉傷痕趕到了患者家中。當時的情景讓患者一家感動得無法言語。
還有一位病人患有心臟病、慢支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多種難纏的疾病,身體的不適讓他幾乎失去了生活信心。陳永根為他中西藥結合日復一日地精心調理,逐漸讓他的健康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開始有了重新振作的信心。陳永根開心地告訴記者,這位病人目前依然健在,而且身體也健康很多。
據不完全統計,陳永根這33年里至少為7萬人次的村民看過病。行走路程超過18萬里。
近幾年,紅花村修好了公路,但對不能騎車的陳永根來說,步行還是他的主要交通方式。“最遠的幾個組離村衛生站足有10多里遠,健康人走這10多里路至少也需要1個半小時,更何況一個腿腳不便的人。”村支書格外感慨。
寒來暑往,紅花村也在靜靜的發生著變化。舊日時時漏雨四面透風的土坯房衛生站如今變成了窗明幾凈的80平米大瓦房,地磚墻面潔白如新。以前的手寫處方人工劃價也變成了電腦辦公自動劃價。衛生站的藥品也由醫藥公司統一配送,送貨上門。
伴隨著條件的改善,誘惑也尾隨而至。龍泉驛區一家私人醫院多次要陳永根坐診中醫門診,可面對優厚的條件他做出的選擇卻是一再拒絕。陳永根在城里做醫生的大姐退休了,邀約他開辦一家私人診所,他依然沒有答應。顯然他始終不曾想放棄依賴他的病人們,更不曾放棄多年的執著——“只要村民還需要我,我就會不停地走下去”。
33年間,陳永根用蹣跚的行走詮釋著醫者救死扶傷的天職,他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耐心和堅持是一個醫生最重要的品格:“一個好醫生不僅要有好的醫術還要有良好的品德,有耐心去傾聽患者的疾苦,同時能夠堅持將這個職業干下去,干出成績。”
今天的陳永根仍在傾注全副精力堅持行醫,而思及未來他也期待更多年輕的醫者“干一行愛一行,沉下心來真真正正為身受疾病困擾的人們排憂解難”。他還希望政府加強投入和宣傳,使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山區,來山區行醫。
大醫精誠,杏林春暖。陳永根的一顆仁愛之心、一雙回春之手護佑著紅花村數十載健康平安。他身著白大褂、背著醫藥箱、獨腿拄拐蹣跚出診的背影,勾畫出的是紅花村長大的每個人心中宅心仁厚的“最美村醫”,而專屬于醫者的仁心大愛也讓他的背影釋放出格外溫暖的光芒,照亮了每一個渴望走出病痛的普通人的心。
陳永根接診九旬老人。中新社發 張浪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