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區棠樂路通往石槎路的一個鐵路橋底涵洞常被暴雨積水淹沒。《信息時報》供圖
這兩天,住在廣州白云區新市的李先生寢食難安,四處苦尋失蹤的妹妹一家人。原來,8月19日,李女士一行7人自駕車從東莞到佛山、廣州找鋪位,當晚7時20分許,車開到了廣州石井一帶便失去聯系。昨日上午,人們在白云區棠樂路京廣鐵路涵洞內發現了這一家人,小車被水淹沒,車上7人均溺水死亡,其中有2名小孩。
事件
一家7口出門失蹤
李先生的妹妹李女士一家人來自山西,在東莞做大排檔生意。李先生說,妹妹的大排檔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所以一家人想到佛山和廣州發展。19日,一家7口開車到佛山、廣州尋找鋪位。車上有李女士夫婦倆、其侄子夫婦倆、侄女,以及兩個一兩歲的孩子。
李先生說,19日下午5時左右,他打電話給妹妹,妹妹說已到了石井,但到晚上7時20分,還不見他們過來,再打電話,妹妹說“很塞車”讓他先煮飯,可半個鐘后人仍然沒到,他又打電話,但妹妹、妹夫的手機關機了,連侄子夫婦的手機也關機了。之后,他再也沒有打通他們的電話。
被發現淹死涵洞
一行人怎么就不見了呢?李先生等親屬開始在東莞、佛山、廣州到處尋找,沒有任何消息,甚至山西老家也沒有消息,他們到新市派出所報了案,但民警查看監控錄像沒發現李女士的車進入新市轄區內。昨日上午,李先生等親屬終于等來不幸的消息:在棠樂路京廣鐵路涵洞發現一輛小車被水淹沒,車上有7個人,全部溺水身亡。經確認,就是李女士一家。
昨日下午2時30分許,在棠樂路京廣鐵路涵洞,警方封鎖附近區域正在抽水。附近街坊說,昨日9時許,有人發現水浸的涵洞內露出一個車頂,立即報了警。
不熟路況易出事
據目擊者推測,李女士的車是從石槎路方向進入涵洞的。車進入涵洞發現水浸,司機為何沒有后退?車被淹后為何沒一人逃出?在現場圍觀人群議論紛紛。
街坊楊先生說,該涵洞的一邊入口比較窄,只能一輛車通過,涵洞下面有水浸的標記線,涵洞呈U字形,車輛在里面速度不會太快。晚上不熟悉路況的人開車進涵洞后,車燈照在水面上就好像馬路一樣,很可能出事。“我懷疑司機把水面當成路面了,進涵洞要下坡,車速比較快,一下子沖到了最深的地方,車立刻被水淹沒,里面的人也無法出來。”楊先生猜測。
黃先生說,可能車進涵洞后撞倒了橋墩,車上人受傷了,才無法逃出。也有人懷疑,車被淹后滅火了,車門難以打開。
調查
涵洞常水浸,投訴多年沒解決
記者了解到,京廣鐵路通車后,把原棠涌村(后改為棠涌經濟聯社)村莊分割成兩半,為方便沿線村民出行,羊城鐵路公司、原新市鎮(后改為新市街)、棠涌村三方出資修建了棠樂路京廣鐵路涵洞,由羊城鐵路公司負責設計、組織施工,1999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00年10月完工。
這個涵洞寬約5米,高度約4米,據村民反映,一遇下雨涵洞就會被淹,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如果雨不大,一晚上就可以排干水。但是遇到大雨,整個涵洞會被淹沒,積水有4米多深,一兩天難以退去。“涵洞水深的時候,車根本沒法通行,如果要到鐵路對面,必須繞行約9公里。”
記者看到,在涵洞口設置“下雨天有積水,禁止通行”警示標識。但附近街坊表示,涵洞內和涵洞口均沒有路燈,晚上根本看不清警示標識,也不知道里面水有多深。該涵洞經常有車被淹。“水浸嚴重時,相關部門就應該在涵洞入口放欄桿封路,這樣就不會有出這么大事。”有村民說。
“這種情況投訴多年了,媒體也報道了很多次,就是沒有得到解決。”一名村民氣憤地說,這個涵洞是村的一頭通往另外一頭的必經之路,但作為水浸黑點投訴多年都沒得到解決。
通報
白云區:封涵洞派人值守
昨天下午,白云區宣傳部發布通報稱,白云區已緊急采取措施:一是封閉通道,涉事涵洞禁止車輛通行,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二是加大涵洞積水的抽排工作;三是成立工作組,開展家屬安撫等善后工作;四是由區水務、城管部門牽頭,立即對全區水浸黑點開展隱患大排查。
警方:7人均系溺水死亡
昨日廣州警方通報,8月22日上午9時許,廣州市公安局110報警臺接到群眾報警,稱在白云區棠樂路京廣鐵路涵洞有一輛小車被水淹沒。接報后,廣州警方迅速派出消防、交警、刑警、治安、派出所民警等到場開展救援。
經現場勘查,小車上有7人(包括5個大人和2個小孩),均沒生命體征。法醫初步檢驗,7名死者均符合溺水死亡特征。目前,警方正對該起事件作進一步調查。
據《信息時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