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李寧日前疑因涉嫌將其承擔的轉基因項目經費轉移至名下公司被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帶走調查。
7月初,這條消息在中國農業大學校內流傳開來。多位農大教師對中國青年報記者確認李寧被查。
一位教師稱,農大校黨委發了通知,確認李寧被查,“但沒有進一步的官方消息”,“生物學院黨委給大家發了短信,就是說這個事有,但沒有通報他是因為什么事情被帶走。”
據悉,李寧在農大有兩處實驗室,一處位于生命科學研究中心二層,另一處在神內中國農牧經營研究中心。與其在同一棟大樓實驗室的多名學生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李寧已許久未出現在實驗室。
媒體曾報道,有關部門對李寧的調查今年年初已開始啟動。此后,相關傳聞不斷出現網絡上。一名學生稱,李寧的研究生目前均已轉給其他導師。
中國青年報記者曾多次致電李寧,但其辦公室電話無人接聽,個人手機也一直處于關機狀態。
領銜一課題經費超千萬元
一位農大教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全農大都知道他的賬不太清楚”,“主要還是轉基因專項的錢的問題。轉基因專項國家一次性投入過大,有200多億元,最多的時候每年都有二三十億元的預算,一個課題組可以拿到幾百萬元。”
“這錢對搞生物的來說是筆很大的錢,項目又要求兩年花完,根本不可能花完,可勁兒花也花不完,尤其學校和科學院不同,學校里水電房租學生都是免費的,光科研上用不了多少錢。按道理到期花不完要交回去,但是沒人愿意交回去,就轉到自己辦的公司里。”上述教師稱。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詢到,李寧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課題)負責人之一。他主持的“973計劃”及“重大科學計劃”項目主要包括: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克隆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豬、雞重要經濟性狀遺傳的分子機制;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等。
其中,李寧領銜的“豬、雞重要經濟性狀遺傳的分子機制”課題專項經費為1581萬元,周期3年。這一項目由7個研究課題組成,包括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其中,由李寧主持的“表觀遺傳和miRNA影響性狀形成的機制”的單項課題經費為384萬元。
我國于2008年啟動轉基因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生物育種產業被列為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并預計在若干年內投資200億元用于轉基因研究。
2014年3月,財新網曾報道,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稱,2013年,中國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經費縮減至4億元,高峰期曾有20億元。報道還稱,有參與轉基因專項管理的專家透露,降幅可能在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更高。
上述教師同樣表示,在去年的轉基因爭議之后,“轉基因專項錢控制得比較緊了,每個項目現在控制不超過300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