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國內奶粉行業進入“多事之秋”,消費者信心接連受到打擊,而一些商家卻嗅到了商機借此營銷。近日,某保險公司聯手電商推出“乳制品召回損失險”(簡稱“奶粉險”),消費者投保后,如果所購奶粉被責令召回和下架,不管是否對消費者產生實際損害,都可獲得賠償。
每罐奶粉可最高賠付2000元
據介紹,“乳制品召回損失險”由某保險公司與電商一起推出的新險種,該險種保費不高。根據每罐奶粉重量,分為900g及以下2元版和900g以上3元版兩種,而保險期限與奶粉生產與保質期相關聯。一旦購買后產品被國家責令召回和下架,保險公司將主動向消費者賠付每罐2000元的“乳制品召回損失津貼”。也就是說購買一罐獲賠2000元,購買三罐獲賠6000元。
記者致電該電商客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保險是“只送不賣”,在促銷活動期間,會員購買母嬰頻道自營奶粉,排名前4萬罐的客戶每罐奶粉均可獲贈一份“奶粉險”,活動結束后保險將改為付費購買;保單會一直有效,也就是說,即使奶粉喝完后過了很久,監管部門如果表示該批次出現問題需要下架,消費者也可獲賠“乳制品召回損失津貼”,全年最高累計10萬元。
為保奶粉安全還是營銷噱頭?
“奶粉險”真能保障奶粉的安全嗎?消費者能夠在“奶粉險”中找到對奶粉安全的信心嗎?@網友Alisa_lin11:如果奶粉真的出問題,賠3000元又怎樣?賠3萬又怎樣?寶寶都吃壞了,是金錢不能買的。@網友夏天的艾米粒:可以理解為乳業監管不嚴,召回的不多,但是人們對乳制品的擔憂達到從未有的高度,所以這個產品概念好。
對于這一在業內首創的奶粉險,博得了很多人的眼光,也引來了不少質疑。有人認為,所謂的“奶粉險”,只能為電商和保險公司篩選后的產品保險,并不能為整個乳品行業和奶粉市場提供保障,更無法為奶粉安全托底。真正能夠為奶粉安全保險的,是制度完善、執行嚴格的職能監管,是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場重建。“奶粉險”不過是個營銷噱頭而已。
舌尖保險最高可賠付1000萬
除了“奶粉險”,目前“舌尖險”中被大眾所熟知的是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產品責任保險。
沈陽一家財險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現在沈陽已有食品企業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而事實上,以一個年銷售額為1個億的大米企業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為例,若年保費約為9萬—12萬元,年賠償限額1000萬元,每次事故賠償限額200萬元,每人每次事故賠償限額20萬元的保險方案。
一位保險精算師介紹說,食品安全責任險之所以大多企業都不愿投保,主要是在食物安全領域,企業投保意愿不強,抱有僥幸心理,不肯為此添加成本,因而該險種不受待見。要為食品安全戴上“安全閥”,還需為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立法,并做好相關配套機制建設。
相關鏈接:
首例三鹿奶粉患兒現狀:比同齡孩子體重輕個頭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