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28日發表埃博拉疫情最新通報,在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4國已有3069人感染,其中1552人死亡。此外,剛果(金)確診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已增至6人。WHO稱,過去一周是此次疫情暴發以來案例增加最多一周,證據顯示,埃博拉疫情“正在惡化”。WHO近日發布的抗擊埃博拉疫情路線中,制定的詳細行動計劃和資金需求中說明,未來6個月內至少將花費4.89億美元,力圖在6到9個月內阻止埃博拉疫情的蔓延。這次疫情暴發導致的總案例數可能超20000人。
記者昨天從軍事醫學科學院了解到,該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針對埃博拉病毒,歷時5年研制的藥物“jk-05”近日通過總后衛生部專家評審,獲得軍隊特需藥品批件。該藥連同此前獲批生產的埃博拉病毒檢測試劑等科研成果一起,為我國防控埃博拉疫情提供了關鍵技術手段。埃博拉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最高生物安全威脅的病毒,全球科學家迄今沒有找到特別有效的應對措施。
針對該疫情再次暴發流行的潛在危險,近年來,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生防藥物研究室王洪權研究員領銜的科研團隊進行了防治藥物專題研究。
“jk-05”是一種小分子化學藥物,該藥能夠選擇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從而達到抑制病毒復制的目的。研究表明,該藥在細胞和動物水平感染試驗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專家特別強調,該藥物雖已完成臨床前研究,并在適用于廣譜抗流感時完成了臨床安全性評價,但對于埃博拉出血熱治療,目前仍僅限于緊急情況下使用。
研究
埃博拉最新論文發布
五位作者已感染身亡
來自美國、英國、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的研究人員28日在《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今年5月底到6月中旬,他們在塞拉利昂出現埃博拉疫情的頭24天獲取了78名患者的99個埃博拉病毒樣本。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組測序數據分析了埃博拉病毒的傳播途徑和進化史。
探源
病毒源自10年前的中部非洲?
結果顯示,這次疫情中的病毒可追溯至2004年在中部非洲暴發的埃博拉疫情,這意味著在過去10年里中部非洲的一些埃博拉病毒逐漸傳播到了西非。引發此次疫情的病毒可能首先由動物傳給人,這種動物可能是果蝠。
疑團
治療師染上兩種不同埃博拉病毒
基因組測序數據證實,至少在塞拉利昂,疫情可以追溯至一名幾內亞傳統治療師的葬禮。這名治療師因給埃博拉患者治療而感染病毒死亡,來自塞拉利昂的13名女性參加了他的葬禮,其中一名年輕孕婦因發熱及流產住院治療,成為塞拉利昂的第一名被確診的埃博拉患者。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這13名女性在葬禮上感染了兩種不同的埃博拉病毒,但現在還不清楚是上述那名治療師同時感染了兩種埃博拉病毒,還是參與葬禮的人在其他地方感染了其中一種埃博拉病毒。
此前,美國一份報告稱,幾內亞農村地區的一名兩歲男童可能是這次埃博拉疫情的第一名患者,但研究人員至今不清楚這名男童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
發現
基因組變化速度快
研究發現,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組變化速度快且通常發生在蛋白編碼區,其中包括影響埃博拉病毒檢測準確率和治療效果的關鍵區域。
論文第一作者、哈佛大學的斯蒂芬·吉爾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次疫情中,我們已發現300多個與此前疫情不同的遺傳線索。我們不清楚這些(基因組)差異是否與此次疫情的嚴重程度相關。”
世衛組織稱,埃博拉疫情暴發后,已有至少120名一線醫護人員感染病毒死亡。這次研究有近60名的共同作者參與病毒樣品的采集和序列分析工作。其中5名共同作者在論文發表前,就因感染埃博拉而不治身亡,他們是來自塞拉利昂的醫護人員和抗擊埃博拉的專家。
多國已收治埃博拉感染者
德國
8月27日
WHO一名在塞拉利昂感染病毒的塞內加爾籍專家進入德國漢堡一家醫院接受治療
美國
8月2日
兩名在利比里亞感染的美國醫生被接回國,經近20天治療后出院
英國
8月24日
一名在塞拉利昂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英國人在倫敦入院治療
西班牙
8月7日
在利比里亞感染病毒的一名西班牙牧師回國治療后不治身亡
各國抗埃藥物研究進展
美國
下周開始首個埃博拉疫苗人體試驗,20名健康成年人參與,評估疫苗安全性
英國
擬于9月試驗埃博拉疫苗,將有60位健康的英國志愿者參與接受注射
中國
我國首個抗埃藥物“jk-05”獲得軍隊特需藥品批件,限于緊急情況下使用
加拿大
加拿大一家小型藥廠近日表示,4只注射了致命劑量埃博拉病毒的猴子,在接受疫苗注射后全部存活? (記者 魏銘言 通訊員沈基飛 據新華社)
?
相關鏈接
世衛稱埃博拉疫情致1552人死亡 感染人數或超兩萬
埃博拉病毒,我們不用怕
尼日利亞稱本國埃博拉疫情獲遏制 僅一人在治療
SOS:中東“埃博拉”疫情告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