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4年8月29日完成臺本
——校車閑置:買得起,開不動?
?。ü澞繉б暎?/p>
解說:
出資方說曾獲教育局口頭答應。
李仁義:
教育局答應我的,不答應我,我也不敢把幾千萬投資下去。
解說:
教育局回應說,他屬于擅自購買。
王連生:
我們已經一而再再而三明確表態,我們告訴他了,不建立了,不成立這個服務公司了。
解說:
雙方各執一詞,究竟是怎樣的允諾,讓52輛嶄新校車閑置一年?
鄭運龍:
去年10月份,本來說好停一個月,就這樣一直停,停到現在。
解說:
過去一起起校車事故令人痛心,現在一輛輛閑置校車令人寒心。從沒有校車到校車閑置,我們究竟是缺校車還是缺別的什么?
《新聞1+1》今日關注:閑置校車:為何買的起,卻開不動?!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下周一,9月1日,全國的中小學開學了。這一開學,所有的孩子、家長以及全社會,自然又會開始關注孩子上學的路,關注這條路就離不開有些人談論到校車。但是過去的幾年時間里頭,有很多不該當校車的當了校車,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兩個字,慘痛。
我們看這幾張照片,2010年14名小學生遇難,在湖南,這是一個三輪車,非常簡易。再看甘肅2011年21人死亡,這個校車已經快撞爛了,看不太清楚,但是顯然也是非正規。這是一個小面包,2012年江西省死亡11名學生。這也是一個小面包,2014年。
接著往下看,當說了這些不該當校車的校車當了校車,這可是正規安全標準的校車,馬上大家松了一口氣,就像在霧霾的天里看到晴朗的天一樣。但是且慢,我們再來看看多棒。且慢,為什么說且慢,這張圖片跟前兩張看著有點不一樣,好像在荒郊野嶺?沒錯,浙江溫嶺這個地方,居然有52輛校車已經閑置了一年,停在村里。這是怎么回事?
解說:
“嶄新”,“撂荒”、“公廁”,今天,“52輛校車閑置近一年”的消息被輿論廣泛關注。價值數十萬,學生出行安全重要保障的校車,果真在睡大覺。
村民:
第一次一次性是21輛,11月份大概運過來31輛,總共52輛。
解說:
在浙江溫嶺芷勝莊村,記者找到這一大片橙黃色的校車,記者走近車輛時發現,車身上寫著“校車”的字樣,車尾上都懸掛著安徽省的臨時牌照。有的車燈上還貼著出廠時的薄膜,車廂內,座位上防塵塑膠套基本都在。
浙江臺州溫嶺芷勝莊村村委員主任鄭云龍:
去年11月份,本來說好停一個月,就這樣子一直停到現在。
解說:
從去年十月至今,嶄新的校車為何閑置?在現場記者正巧遇到了來查看車況的車主們,他們說自己是安徽駐臺州商會的會員,這批車,是他們出錢購買的校車,一共52,每輛40萬,總共花了2080萬。
安徽駐臺州商會會員:
我們是針對民工子弟學校來運行這個事,教育局答應我們這么操作,他同意了。學校也愿意讓我們來做,他們都沒有車,他們沒有這么多錢。
解說:
這位商會會員特別強調說,買車之前曾到溫嶺市教育局進行過溝通,教育局有過口頭的承諾,他們就去年7月份下了訂單。
安徽駐臺州商會會員:
我們買車是市政府、是跟教育局答應我們的。
解說:
那么,對于這一說法,溫嶺市教育局認可嗎?
浙江溫嶺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王連生:
絕對沒有。
解說:
溫嶺市教育局的說法截然相反。他們說去年7月份,商會來找教育局,提出成立校車服務公司計劃,當時教育局并沒有直接同意。
浙江溫嶺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王連生:
我們和他講了,你可以先去市場調查一下溫嶺的需求情況,尤其民辦學校的需求情況,你可以交一個可行性報告過來。
解說:
在商會提供給教育局的可行性報告上顯示,時間是2013年10月21日。在此之前,52輛校車已經開進溫嶺。教育局稱,他們曾明確表示,這個項目要經過上級部門的審批以后才能實施。那么這個項目的確是未批先行,但雙方的的分歧在于,口頭的是承諾,還是反對?
浙江溫嶺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王連生:
一而再再而三明確表態,我們告訴他了,不建立了,不成立這個服務公司。
記者:
是怎么告訴他們的,
王連生:
口頭,口頭告訴他。
解說:
昨天下午,溫嶺市教育局的官方微博新聞通稿稱,這家公司根本就沒有取得相關許可,相反還存在一些違規操作的行為。
浙江溫嶺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王連生:
它是冒牌校車,因為校車要按照國務院制定的校車相關條例,必須要經過嚴格的程序,進行審批,然后許可。
解說:
突然被政府定義為“冒牌校車”,安徽駐臺州商會會長李仁義,表示不解。
浙江省臺州市安會商會會長李仁義:
我們這個校車是最新的國4標準的,最標準的校車,為什么不是校車呢,我有點想不通。
評論員:
當我看到這52輛非常標準一定安全的校車的時候,最初的反映是羨慕嫉妒恨。羨慕,很多沒有校車的孩子一定會羨慕,很多其他地區會嫉妒。為什么是恨,當看到這么好的校車居然在村里停了一年,到現在沒有用上,當然會恨,因此羨慕嫉妒恨得分開來說。而且看照片上,汽車里的塑料薄膜一直套著,從來沒有用過,這種恨,這種心疼的感覺,就會讓你格外的強烈。
這件事情的跨度是從2013年7月一直到12月份,12月份還去申請,后來也完全沒有戲了。在這樣一個進程當中,特別注意到片子里溫嶺教育局的人提到了《校車安全條例》,并且以此作為重要的解釋。
接下來我們就聯系一位專家,這位專家是《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的時候,作為專家參與了論證。她是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的王敬波教授。王教授您好。
王敬波:
您好。
評論員:
先不去做各種評判,當您最初看到這條新聞,這52輛校車的確閑置了一年,您的第一反應,感情因素是什么樣的?
王敬波:
如果說物盡其用是資源利用的目標,那么這么多嶄新的校車閑置長達一年,無論是作為公共資源還是市場資源,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評論員:
王教授,其實不管從教育局的方面,還是買車的這一方面,各自都在陳述各自的理由,我們無法立即站在哪一邊兒。但是顯著的事實是,這52輛校車的確閑置了一年,你怎么看待雙方各自的說法?
王敬波:
從他們目前的爭執的焦點看,就是校車的使用許可問題。按照《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設置的一項許可,叫校車使用許可。其中按照《校車安全管理條例》14條的規定,對于校車使用許可,規定了5個許可條件,一個是車輛要符合校車安全的國家標準,二是取得校車駕駛資格的駕駛人,三是行駛線路、開行時間、??空军c的校車運行方案,四是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已經投保機動車承運人的責任保險。從條例本身規定的5個條件來看,是沒有把市場供求的情況,也就是雙方爭執到底在溫嶺需要不需要校車問題作為一個許可條件。
至于說是不是要把市場需求作為一個許可條件,它是與校車運營模式有直接相關性的。如果是那種公益性比較強的,或者有政府財政投入這種的校車運營,因為政府的錢,尤其是公共財政,不能投入到沒有需要的地方,這個時候教育行政部門做批準還是不批準的時候,可以把市場的需求,作為一個考量的因素。
評論員:
您的意思是,其實當地的教育局偏偏是拿《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來進行解釋的時候,恰恰他拿的條例并不提供解釋的理由。
王敬波:
條例目前規定的條件,是沒有市場需求條件的。
評論員:
王教授一會兒還有很多的問題我們繼續探討?,F在的一個事實,52輛校車是花錢,一個月五千塊錢在村里租的地,現在村里也不干了,因為占地還要攆走它,車要何去何從這是下一步要關注的?,F在記者接下來進行深入的一點調查,到底當地的很多的民辦學校,需要不需要校車?
解說:
“我們未提供許可,但對方仍擅自購買了52輛校車”,這是昨天發布在溫嶺市政府官方微博上,當地教育局負責人對校車閑置事件的回應,那么臺州市安會商會為什么會投下兩千余萬元巨資,擅自買下這52輛校車呢?
浙江省臺州市安徽商會會長:李仁義:
我們這邊民辦學校比較多,就他們需求量很大,到目前為止,還有六七個學校一輛校車也沒有。
解說:
民辦學校需求大,這是臺州市安會商會在事件發生后,向多家媒體所表達的購車初衷,而他們也正因此才萌生成立一家校車服務公司的想法。但是這種說法,溫嶺市教育局予以了否定。
浙江溫嶺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科長王連生:
我當時告訴你(商會)了,我們不需要(校車)。溫嶺的民辦學校,市場飽和了。
解說:
溫嶺的校車真的飽和了嗎?面對52輛閑置了一年之久的校車,真的一輛都沒有學校需要嗎?今天我們的記者來到了溫嶺全市14所民辦民工子弟學校中的兩所,大溪潘岙民工子弟小學和大溪德才小學,卻了解到了不一樣的情況。
溫嶺市大溪潘岙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家長:
老師,現在有(校車)了沒有,沒有啊。
解說:
在溫嶺大溪潘岙小學里,這位家長格外關注學校今年會不會配上校車,因為她的孩子每天上學需要走一個小時的路,來回就是兩個小時。
記者:
對于你來講,你每天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
溫嶺市大溪潘岙民工子弟學校學生:
有校車。
解說:
大溪潘岙民工子弟小學,擁有600名學生,他們全部都是外來民工子弟。根據校長反映,因為學校沒有校車,孩子的接送一直都是個麻煩事,因此他們對校車的需求,也一直都存在。為此校方曾在去年主動聯系臺州市安徽商會,表示需要一輛校車。
溫嶺大溪潘岙民工子弟學校執行校長夏大勤:
因為我們教育局那有一個安徽會商,成立了一個校巴公司,車子早就買好了,辦證問題現在還沒有批下來,沒有運行。原來講好的分一輛車給我們學校。
解說:
而在另一所民辦小學,大溪德才小學,有著600多名學生,他們對校車的需求也同樣強烈。而因為沒有校車,甚至讓學校失去了很多的生源。
溫嶺市大溪德才小學法人代表王修亮:
?。ń逃郑﹦澚诵^招生范圍,我們沒有校車,(別的學校)把我們的學生截走了。要有(校車)大家都有,要不大家都沒有,要公平競爭。
解說:
根據記者了解,在溫嶺市一共有5所民辦學校,至今還沒有校車。這5所學校中,有4所都是在去年7月份以后創辦的。但就在他們建校前的兩個月,溫嶺市教育局,卻要求他們簽訂一份承諾書,表明自己的學校不需要校車。
記者:
既然你們需要校車,為什么又這樣承諾呢?
王修亮:
不承諾批不下來(創辦學校),他們規定的新批的(學校)都沒有校車了。
記者:
什么叫不承諾就批不下來?
王修亮:
這是教育局的規定,新批準的學校全部都沒有校車了,校車不考慮進去了。
記者:
那你們沒有跟教育局把你們的現實情況跟他們說?
王修亮:
說了,教育局知道的。
記者:
既然有這樣實際困難。
王修亮:
實際困難沒有用,要(教育局)審批給你,不審批我們沒有用,買也買不了,買了也用不了。
評論員:
國務院天天在說簡政放權,不知道這里頭的內容是不是屬于簡政放權,咱先不提這個,因為安全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記者采訪的時候,露出了另外一些很奧妙的事情。
這件事情的發酵是從2013年7月、8月、10月、一直到12月份再去申請。有趣的是一共14所民辦學校在這個地方,其中5所是沒有校車。這4所都是這是2013年9月份,其實比12月份還要早一些,而且其中有一所是2012年就開學了。而且更加奇妙的是,這5所學校,教育局讓他們簽一份承諾書,這個承諾書要承諾自己學校不需要校車。而記者拍承諾書的時候,他們說或者上交教育局了,或者不愿意給記者去看。不知道這種承諾書背后隱藏的行為,該算是怎樣的一種行政行為?
接下來,繼續去連線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的王敬波教授。王教授您好。
王敬波:
您好。
評論員:
您怎么看待教育局還要讓他簽承諾書,說他們不需要校車?如果事實真的是這樣,您怎么看待這樣一種行為?
王敬波:
實際上需不需要校車,應當說學校學生家長是最有發言權的。從這個情況來看,學校是需要的。教育局要求承諾,背后可能隱含的是“懶政”的一種心理。因為校車安全是校車管理的重點,當然也是難點,而且社會關注度比較高,有關部門深感責任重大,因為誰許可誰監管,所以要想不出事,或者至少出了事不擔責任,或者少擔責任,那么不批是最好的辦法。
評論員:
去年一開學的時候要去簽,這背后是什么因素,這個暫且不談。但是王教授,回到大家最揪心的52輛好車,這可真是冷熱不均,很多的地方小面包就當了校車了,這52輛這么好的校車閑在這,您的建議是什么?這52輛校車該怎么用?
王敬波:
應該盡量的利用起來,一邊是閑置的資源,一邊是旺盛的需求。對于行政機關來說,應該盡快的做出批準,按照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給予許可。這樣大家能夠充分的利用校車,不至于造成巨大的浪費。
評論員:
針對這件事,我個人的感覺,不知道算不算“非典型性不作為”。如果是典型性不作為,就是什么也不干。但是“非典型性不作為”,是簡單的說不。說不是很容易的,真的把事干好,當然會不太容易。但是否會因為不太容易,就不去干事,或者不去把事干好呢。這種非典型性的不作為,非常值得當下的中國格外的警惕。它出于各種各樣的因素,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或者怕麻煩連累了自己,因此一切簡單,說不很簡單,但愿不是這樣。
接下來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在溫嶺,在很多的地方也陸續出現了,有愛心人士買了校車,但是無法上路,我們一起觀察。
解說:
今天下午溫嶺發布的官方微博,就52輛校車給出了進展。溫嶺市教育局接到市外多個要求購買的電話,52輛校車的上路似乎有了盼頭。但是和52輛校車有類似閑置命運的,不僅僅在溫嶺。
8月18日,在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勞動鄉的路邊,一個校車??空军c的站牌悄然樹立,但這離校車抵達馬邊兒,已經過去近兩年時間。
2012年,在四川省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沙腔鄉支教的前足球運動員高雷雷發現,孩子們上學要走三個小時的路,還有的要跟在拉礦的大貨車后面。為了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的上學路,高雷雷自掏腰包,花了20萬購買了一輛校車,想捐給支教的小學。
前職業足球運動員高雷雷:
國家相關規定校車要運營,必須要有路牌,必須得到相關機構的認可批文。當時我們只給車辦了行駛本,但是我們還沒有這些政府的批文,因為這些批文我們個人是沒辦法拿到,所以委托給當地的縣政府,讓他們去樂山市辦相關的批文。我想沒有那么難,但是等了兩年的時間。
解說:
上不了路的校車雷雷號,先后輾轉兩個學校閑置停放,虛度了兩年的時光。這是2012年12月31日,高雷雷為這輛校車拿到黃色的牌照時,他難掩興奮的笑容。但是如今,說起這輛校車,他只剩下疲憊。
高雷雷:
本來一開始,這個校車應該給我山里面這個支教的學校。但是后來當地檢測一下道路情況,說不允許開校車,擔心會出事。我說這個路可以走比校車更寬、更長的載貨的車,你們可以允許孩子們在這些路上走,和這些貨車同走一條路,為什么不能用這個體積相對小的校車,去接送孩子上下學,為什么不可以。然后他們就拿這個當成一個說法,我也沒有辦法。后來說了能不能這樣,他們說要不然把這輛校車捐給另外一個學校。為了能把校車真正的使用上,我只能妥協。
解說:
比更換使用者更讓高雷雷不明白的是,校車上路行駛的手續遲遲辦不下來,孩子們只能眼看著校車而不能使用。
高雷雷:
首先縣政府不了解這個程序,到樂山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跟誰去溝通。然后也是在找,找到相對應的部門,交通推到政府,政府再推到交通。我覺得我的能力范圍之內,只能把校車上牌照,縣政府一直在跟我說,你也別著急,因為這個事情也不歸縣政府管,像校車的使用,要市里面統一的交通局,他們要有批示,批文下來之后,我們縣里面才敢用這車,所以我只能是等。
解說:
今天,為高雷雷捐贈的校車而樹立的停靠站站牌立起來了,也許雷雷號校車上路的時間真正近了。但是疑問尚存,發生溫嶺和樂山的有校車不能用的現象,還有沒有?
評論員:
無論是溫嶺的幾十輛,還是高雷雷這一輛,都是愛心的體現。要勸他們一下,做好事,其實本來就不容易,因為好事,往往是新事,新事就會讓很多人覺得有風險。
前兩天國務院的領導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很多的政府部門“對審批迷戀,對監管迷茫”,為了怕自己在監管的時候迷茫,或者出事,讓自己擔責,因此就在迷戀的審批上,說“不”,簡單一刀就給廢了。
接下來還是請教一下王教授。王教授您覺得現在面對校車這個新生事物,也許有人出于擔心,或者各種各樣的因素,因此很難上路,如何破解?
王敬波: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雖然將校車的管理納入到法治化的軌道當中,但是實際上在各地校車究竟怎么經營管理,校車的運營模式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政府是不太清楚的,或者政府說用什么方式來管,管到什么程度,也不是特別的確定。
因此要真正的把《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落到實處,還是需要各地要有一些具體的管理標準,包括通過權利清單的形式,將怎么許可,許可的標準是什么,許可的流程是什么,都能昭示于天下,這樣在管理的過程當中,就有規可尋了。
評論員:
等于說僅僅有一個條例,白紙黑字放在那,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工作是更難的是嗎?
王敬波:
是這樣,必須要讓它落到實處才行。
評論員:
您覺得破解之道,關鍵有一句話,或者一個點,您覺得是什么?
王敬波:
就是各地要有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具體的操作方案。
評論員:
好,非常感謝王教授帶給我們的解析。其實在09年的時候,我們去拍美國的校車的時候,就夢想有一天,這樣安全的校車能馳騁在整個中國的大地上,讓孩子更順捷、更安全的從家里到達學校。
現在其實是向前走了一步,別怕出現類似溫嶺地區這樣閑置校車的問題,它讓全社會又再次去思考,更深入的把這種好事,真正的變成好事。
?
相關鏈接
溫嶺教育局回應“校車變公廁”:早已告知購車方校車過剩
先有教育懶政 后有“公廁”校車
校車變公廁近1年,校車配置需理性
浙江溫嶺52輛新校車撂荒農村近1年淪為公廁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