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欲建餐飲業,樓上是居民樓。
海口網9月2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蔡康攝影報道)近日,海口新城路藤園閣小區部分業主稱,最近小區一二樓被他人利用起來準備搞餐飲等商業活動,他們擔心將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1日,記者通過調查走訪發現,我市住房改商用的現象比較普遍,監管起來也涉及多部門。
投訴 一二樓欲改茶館影響生活
黃女士一家三口居住在海口新城路藤園閣小區,家里有著體弱多病的老人,平時需要安靜的居住環境。但最近她發現,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樓下的一二樓開始裝修,準備改成茶館和娛樂場所。“這樣一來,我們不但要天天聞著刺鼻的油煙味,還要忍受著其它的噪音。”另外一業主王先生告訴記者,如果樓下開業,茶館的油煙將走共同排煙管道,居民會深受其害,更何況本來小區治安就不是很好,這樣一來人來人往,對小區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將是一個考驗。
1日上午,記者來到居民反映的藤園閣小區看到,確實如居民所說,不少工人正在一二樓進行緊張的施工,而在三樓以上就是居民生活區。據工人透露,這里裝修完后,要建成老爸茶點,可能二樓要搞KTV等娛樂場所。
調查 住房改商用五花八門
其實,像藤園閣小區這樣的居民樓內設商鋪改商用的做法,本報也接到不少投訴。1日,記者到市區部分新老小區進行了調查走訪,發現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有設立公司、餐館、小賣部,甚至還有麻將館等等,儼然就是一個商業區。
在鳳翔西路華榮府小區,記者看到,B、C棟一樓原本是住宅區,也被個別業主設立成了小超市、小賣部,里面還設立著幾張麻將桌供人娛樂,這些店鋪大都沒有辦理相應的許可證。而在一些樓層的居民房內,還設立著不少公司。在振興路一小區,時不時可看到“培訓班”、“美容院”、“某公司”、“棋牌室”等各種招牌。記者看到,許多臨街住宅的窗戶上打出各類廣告,并附有業務聯系電話。在國貿一橫路附近某小區,記者發現其內“住改商”現象非常普遍,進入小區如同進入了“商業街”。走訪中,不少居民都對“住改商”表示反感,認為涌入居民區的商業行為大部分無營業執照,來往人員復雜導致治安問題突出;機器轟鳴聲影響居民休息,安全隱患加劇……
物業 住房改商業帶來問題
對于此類現象,國貿一物業公司負責人游青海認為,目前不少小區將住房改為商業還是比較普遍的,雖然一定程度上給居民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引發的問題也不少。比如一些餐館或者麻將館會擾民,住房出租當倉庫會破壞或者污染小區環境,另外一點則是容易引起業主之間的矛盾,給物業服務帶來不少壓力和額外的工作。
尷尬 監管涉及多個部門
市住建局辦公室有關人員認為,如果改變住宅用途,應報規劃部門批準。城管人員王斌表示,他們只負責對改變建筑主體結構的調查,涉及到小區內的油煙、噪音等則屬環保部門,而商鋪的營業執照等許可證就該歸工商、衛生或者稅務部門。
海南陽光島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劍告訴記者,《物權法》第七十七條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過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業主改變用途前很少征求過其他業主的同意。
那么,當因住房改商用引發了糾紛后,又該如何處理呢?陳劍表示,很多“住改商”的店主都沒有辦理“特種行業許可證”等證件,以后市民遇到類似情況,可以先向消防、工商、稅務等部門舉報,以減少自己的維權成本,最后再走法律途徑解決。
?
?
相關鏈接:
澄邁900平米違建遭舉報一年多仍未拆 城管:要風險評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