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格里9月7日消息(記者 張棉棉)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內蒙古、寧夏和甘肅交界處,有著我國的第四大沙漠,騰格里沙漠,這個詞在蒙古語當中是天的意思,形容是沙漠像天一樣的浩瀚、無際。但就是這樣一片浩瀚的無際的沙漠,如果和污染掛上了勾,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根據新京報的報道,目前騰格里沙漠聚集著眾多的化工企業,這些企業不斷的向沙漠排污、處理污水,每一塊傾瀉污水的場地都有足球場那么大。污水池里充滿了烏黑的化學廢水。味道也非常難聞,來聽新京報記者陳杰的描述:
陳杰:我就隨機采訪了一些飯店啊還有黑車司機,他們都知道這個地方,說排污點在什么位置。然后還有這個味道,他們說晚上的這個味道特別重,都是晚上排。
隨后陳杰向阿拉善左旗格里斯鎮的沙漠行進,他說,一靠近沙漠深處的污水池,濃烈的幾乎令人窒息的刺鼻氣味撲面而來,只見數個足球場大小的長方形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當中,周邊用水泥砌成,周圍有一人高綠色的鐵絲網。
陳杰:主要是兩個區域,一個是排污池,這四個巨大的排污池里面有兩個是蓄滿水的,這水是黑色的,純黑的,然后味道特別臭,就那種令人窒息的臭。然后其他兩個池子是淤泥,然后淤泥里面好像有摻的石灰啊、沙子之類的東西。
根據報道,最近這幾年內蒙古和寧夏分別在騰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內蒙古騰格里工業園和寧夏的中衛工業園區,引入了上百家化工企業。他們產生了大量的工業廢水,周邊的化工企業仍在將未經處理的污水源源不斷地排入沙漠。
陳杰:他是很多這個廠的這種污水,它就直接通過這些管道排到這個地方。然后這個地方他們叫蒸發池。因為沙漠地區嘛,這個水的蒸發特別厲害。所以他們排了之后直接蒸發。蒸發這個淤泥基本上都是會埋到這個沙漠里面。
然而,今天,阿拉善盟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安監局局長馬巴依爾接受中國之聲記者張棉棉采訪時,卻表示,他們從去年3月22日之后,就再也沒有排放過污水:
馬巴依爾:我們從去年的3·22到今天為止,連一滴污水都沒有排進去廢水池。一滴都沒有。我們現在是四家。22家企業從3·22以后現在就只剩下4家。我們搬走、搬遷、停業,現在生產的一共就4家。污水往哪排放,我們各企業都建有自己的污水處理廠。
馬巴依爾介紹,對于過去產生的污染,他們現在采取的是晾曬蒸發的方式:
馬巴依爾:過去排的,我們有一個晾曬池,我們這兒空氣好,進行晾曬是允許的。現在已經從3·22的將近九萬方,現在已經成了五萬方,該蒸發的蒸發,我們的蒸發池也是統一建設的,剩下我們再經過晾曬。這工作一直在做,就做到這一步。
那么,他們有沒有填埋到沙子里,對地下水帶來污染呢?
馬巴依爾:我敢拿人格擔保,我沒有埋到沙里面。那就是我們下一步的事了,我們下一步要建固廢廠啦,焚燒爐啦,進行固廢填埋、焚燒啦,不可能埋到沙子里面。我們晾曬區,旁邊還有5個觀測井,到季度都要把井水拿去化驗的。都拿去化驗的,我們怎么可能把污水埋到沙子里呢,這不可能是事實。
馬巴依爾說,他們每個季度都會拿地下水去檢測,都是合格的,那么,蒸發法對當地環境是否有污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章元認為,蒸發排污不是不可以,但是對排污設施卻有很高的標準,因此,蒸發排污存在危險:
趙章元:當然有了,危險廢物,必須處理。靠這種蒸發方式,我覺得是不負責任的。它不光是蒸發到空中,它里面產生一些廢棄,會飄到大氣中,飄到各地去,到有人的地方不就污染了。另外對土、水,都會有污染、有害,這不光是蒸發到大氣的問題。
?
?
相關鏈接:
騰格里沙漠腹地現巨型排污池 散發刺鼻氣味(圖)
環保局“吃排污費” 10年1700億花哪兒了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