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朝陽區(qū)和平街十五區(qū)七號樓居住著原煤炭部老職工,而這棟十四層樓房二單元的電梯損壞至今已六年有余,古稀之年的老職工們只能在日漸蒼老中減少出行,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社區(qū)居委會表示曾多次幫助聯(lián)系產權單位、物業(yè)均無果,電梯該找誰修,讓居民犯了難。
電梯停運六年 居民苦不堪言
北京晨報記者來到和平街十五區(qū)七號樓,看到電梯門口堆放著蒙灰的雜物,已很久沒有使用過。據(jù)了解,和平街十五區(qū)七號樓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居民多為原煤炭部職工,如今這些職工已成為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很多老人身體不好要坐輪椅,兒女不在身邊,要出門只能求助保安幫忙抬輪椅。”居民田先生說,“本來老人腿腳就不好,大夫都說要省著用,但很多時候還是不得不爬樓梯。”
居民告訴記者,七號樓二單元五樓、九樓、十三樓有通道與三單元連接,要乘坐電梯只能走樓梯到這三層。不住在這三層的居民都要繞一個圈子,往上或往下爬樓梯,對于老人來說,同樣很痛苦。
平常出行很不方便,緊急狀況下更讓人頭疼。田女士向記者介紹,不久前樓內七層一位老人突發(fā)疾病,救護車趕來后只能走樓梯用擔架將老人慢慢抬到五樓,再坐電梯下來。
出門不便 老人高空扔垃圾
受困于高樓,很多老人選擇不出門。年過七旬的張女士只能兩手握著扶手慢慢挪下樓,多數(shù)時間只好待在家里,由兩個女兒每周輪流送來米面蔬菜。由于腿腳不便,一部分老人出于無奈而把裝好的垃圾直接從窗戶扔下,在二層的平臺上堆了厚厚一層垃圾,“有時從樓上扔垃圾會砸壞樓下居民的窗戶、砸到車”。居民田女士六十多歲,屬于居民中的年輕人,經常幫助年紀更大的鄰居,時常去清理平臺上的垃圾。
記者來到位于七號樓半地下室的物業(yè)辦公室,緊閉的辦公室門上貼著辦暫住證的通知,敲門半晌無人回應。“辦公室從來沒人,沒找著過他們。”田女士無奈地說。
電梯該誰修?無人出面
面對七號樓的諸多問題,幾年來居民多次找過相關部門也沒結果。居民田先生說,“這樓是原來煤炭部的家屬樓,現(xiàn)在不知道該找誰了。”一位老職工告訴記者,他們所屬的單位現(xiàn)在叫中煤建筑安裝工程集團,公司在河北邯鄲,自己保存的兩個聯(lián)系電話卻都提示是空號。
和平東街社區(qū)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居民樓的維護要找產權單位中煤建安集團。在過去的兩三年內,居委會幫助居民呼吁過多次,但最終也沒能成功解決。據(jù)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當時小區(qū)物業(yè)稱居民樓是煤炭部的產權,煤炭部不撥錢就修不了。而近一年來居委會已找不到物業(yè)工作人員,按照居委會提供的物業(yè)經理電話,記者撥通后被告知“打錯了”。
記者致電中煤建筑安裝工程集團辦公室,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后回復,現(xiàn)在家屬樓應全歸物業(yè)管理,公司已沒有義務,但會協(xié)助聯(lián)系小區(qū)物業(yè)。
?
相關鏈接:
《世紀大橋觀光電梯成擺設?》追蹤:開放時間未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