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敏才、孫麗娜夫婦
朱敏才曾是駐外工作17年的外交官,老伴孫麗娜退休前是北京的小學英語老師。9年前,他們得知貴州山區嚴重缺乏師資便決定去義務支教。2005年5月,他們在貴州望謨縣復興鎮第二小學開始了支教。他們給孩子買來字典,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黔西南州興義市尖山苗寨小學支教時,夫婦倆還給孩子開設了品德課、音樂課、體育課等。以前孩子們懼怕陌生人,不愿意說話。夫婦倆通過上課、游戲和多種課外活動讓孩子們逐漸開朗、自信。苗寨的孩子們學會了漢語普通話、學會了講衛生、懂禮貌,也了解了“世界”的含義。9年來,兩位老人的足跡遍布貴州七八所鄉村小學,目前在遵義縣龍坪鎮中心小學。雖然山村的艱苦條件讓他們落下一身疾病,但他們說:“能發揮余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孩子的變化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只要還能爬起來,就會待下去。”
朱敏才、孫麗娜夫婦 資料照片
曾維奮
曾維奮是海南省澄邁縣永發鎮儒林小學教師。他對教師工作非常執著,“能拄著雙拐上課至退休,這一生就算沒白活”,他這樣說。1995年,曾維奮從師范畢業眼看就要工作了,一場意外導致他下半身癱瘓。為了能走上講臺,曾維奮鍛煉體力,終于能拄著拐杖在平地上行走,他提出申請,只要能當老師,哪怕到最偏遠、最艱苦的學校都行。經過連續三年申請,2001年9月1日,他終于站在了儒林小學南洋教學點的講臺上。他一天最多時有6節課,一節課40分鐘,在講臺上就要拄拐站立240分鐘。他還要走下講臺輔導檢查學生作業,在講臺上單手拄拐轉身板書。雖然講臺旁有一把椅子,他卻說,坐著講課不生動,對孩子也不負責。曾維奮說:“如果有一天能恢復健康,我要把書教得更好,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奔跑。”
曾維奮 資料照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